深秋時節,在蚌埠市懷遠縣,大片糯稻已經泛黃、稻穗飽滿,90萬畝糯稻豐收在望。懷遠縣是全國最大的縣級糯稻生産基地和糯米交易集散地。

走進懷遠縣淝河鎮,金燦燦的稻浪翻滾,收割機駛過,沉甸甸的稻穗化作飽滿的稻粒,空氣中瀰漫着糯米特有的清甜香氣。種糧大戶季德年介紹,今年總共承包了1萬多畝地,糯稻種植面積有一萬畝,目前糯稻正在收割,每天大概收割700畝左右,預計半個月內完成。

在田野裏,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繪就糯稻豐收圖景;在糧油企業,智能化生産設備吞入稻粒、吐出糯米,一片忙碌景象。安徽益糯園食品有限公司的烘乾和生産機械全速運轉,從種糧大戶的田裏剛收穫的糯稻進入廠區後,就進入烘乾、脫殼、裝袋的生産流程中,公司糯稻日加工量可以達到1000噸,年産值在2億元左右。安徽益糯園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傑介紹,廠區所加工的糯稻中,有80%是從本地農戶手中收購過來的,企業上游有大大小小的農戶上千家,下游是給一些食品企業、酒企供貨,例如本地的今三麥等企業。
目前,懷遠縣已培育發展加工企業127家,其中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市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35家。新建佔地400畝的徽糧産業園,實施糯稻産業集群項目24個,糯稻年加工能力突破300萬噸。因此,懷遠縣也成為全國最大的縣級糯稻生産基地和糯米交易集散地。
懷遠縣農業農村局糯稻産業分管負責人俞生鶴&&,懷遠縣的糧油企業常年從東北、蘇北、周邊區域等,引進稻穀來進行加工,實現了從種植到糯稻生産加工買全國,到産品賣全國。目前,懷遠縣是國內知名白酒、黃酒、食品加工企業重要合作夥伴和原料直供地。本土開發的湯圓、粽子、玉蘭酥、糯米醋、專用糯米粉等精深加工産品,走俏國內外市場。
走進蚌埠市兄弟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從這裡生産加工的優質糯米粉將被廣泛運用在黏性米制食品的原料裏。在安徽今三麥食品有限公司,今年新研發的糯米食品鹹蛋黃肉松紫皮燒麥已經向商超供貨,這款純手工的糯米食品月産量大約為20噸。安徽今三麥食品有限公司廠長光四九介紹,目前,企業在積極招聘工人,計劃下一步將新産品的産量提上去。安徽今三麥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糯米類的産品主要有湯圓、燒麥、糯米雞、芝麻球、紅糖糍粑等,平均每月的糯米粉用量在4000噸,糯米燒麥産品年産量約有10000噸。企業生産所需要用的糯米及糯米粉全部都由本地企業提供,生産的糯米食品口感軟糯香,企業年産值達5000萬元以上。

安徽今三麥食品有限公司帶動了本地區農産品加工向食品生産的轉化,完成了提升産品附加值的關鍵環節,促進了産業升級轉型。而這只是懷遠縣糯稻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懷遠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志松&&,近年來,懷遠縣糯稻全産業鏈産值突破110億元。獲評全國農業(糯稻)全産業鏈典型縣、國家現代農業(糯稻)全産業鏈標準化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下一步,將通過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重點培育糯稻産業加工企業,力爭形成國家、省、市龍頭企業梯次發展,精深加工、初加工並存發展的良好格局。同時,充分發揮“懷遠糯米”“白蓮坡貢米”區域公用品牌作用,強化品牌賦能。做到重點培育、輻射帶動、連塊成帶、集群成鏈,全力打造“中國糯米第一縣”稱號,力爭實現由糯稻生産大縣向糯稻産業強縣的跨越式發展。(張露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