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第三十七屆中國倣真大會在合肥市廬陽區召開。作為國內倣真領域的年度盛會,大會以“數智倣真、新質發展”為主題,匯聚頂尖專家與行業領軍企業,聚焦技術突破與産業融合,探討創新應用、協同路徑及生態構建,為倣真産業發展增添新動能。
聚焦産業核心:共話技術新趨勢,展望發展新空間
中國倣真學會理事長、可靠性與環境工程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自力&&,倣真科學強交叉、強綜合的優勢日漸凸顯,已從輔助工具演變為引領科學研究範式變革、驅動産業創新的戰略性技術。
當前,倣真技術已突破傳統工業邊界,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交通基建等關鍵領域展現出極強的適配性與應用價值,未來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倣真技術的深度融合,其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容,有望成為支撐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重要支柱産業。
未來,倣真科學與技術將朝着數字化、虛擬化、高效化、網絡化、服務化、綠色化、智能化、普適化方向不斷發展延伸,驅動社會向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未來邁進。
以科技創新為底色,合肥已打造出“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等標誌性産業集群。聚變能源、量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製造等未來産業在此加速布局。
2024年,合肥經濟總量超過1.35萬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全國領先,量子科技、低空經濟、虛擬現實等未來産業加速崛起,科創能級持續躍升。
本屆大會採用“1+21+1”模式,即1個主會場、21場專題分會與1場産業展會,吸引全國約千名學者與業界代表。議題涵蓋工業軟體、智能製造、無人系統、具身智能等前沿領域,與合肥當前的産業布局高度契合,為技術與産業深度對接搭建了優質平台。
築巢引鳳謀長遠:深化多維新布局,衝刺産業新高地
大會的召開也為廬陽區發展倣真産業帶來重要機遇。“我們期待通過大會鏈結更多産業資源。”廬陽區本土企業棲雲科技在參會時&&。該公司自主研發的AI倣真引擎雲平台OpenLab,實現了多尺度、多物理場高性能計算,部分指標超越國際主流軟體。
Ai倣真創新園效果圖
近年來,廬陽區深入實施“2+3+X”産業戰略,將軟體與信息技術列為重點發展方向。通過構建“一港七園”産業載體,&&《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專項文件,全區已形成完整的産業支持體系。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區146家規上數字經濟産業企業營收規模已突破150億元。
以大會為契機,廬陽區正加速推進倣真産業布局升級,當前,廬陽區正加快推進AI倣真創新園建設,未來將打造成為集AI倣真研發、傳感器製造、智能計算於一體的高端産業集聚區,實現從“單點企業”到“産業集群”的能級躍升。
當天下午,合肥市暨廬陽區“鏈上有約”AI倣真産業閉門會同步舉行,為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搭建精準對接、深度合作的專屬交流平台,推動形成“企業聯動、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産業生態。
以會促産,以産興城。今日的廬陽,正以中國倣真大會為契機,依託“一港七園”的産業載體和打造千億級産業集群的決心,全力衝刺在軟體與信息技術産業的黃金賽道上。一座立足合肥、輻射長三角的倣真技術與智能傳感産業高地,正加速崛起,繪就一幅數字賦能、智領未來的壯麗圖景。(王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