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充電難曾是含山市民出行的“煩心事”。如今,含山縣城管局通過系統化、智慧化、人性化治理舉措,交出溫暖高效的民生答卷,從盤活閒置地到引入智慧平台,從拓展充電設施到推廣共享停車,將群眾“難事”辦成“暖心事”,讓出行更便捷舒心。
盤活資源拓展空間。縣城管局“向內挖潛、精細布局”,梳理城區零星用地推進停車場建設,累計建成公共停車場48個、泊位2896個,今年新增3處停車場、285個車位(完成年度目標143%)。針對貨車停車難題,推進華陽西路貨車停車場建設,一期投用提供100余個車位,二期施工將再增300個車位。
智慧賦能提升效率。採用“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模式,完成2億元公共停車泊位經營權轉讓,引入專業公司實現智慧化管理。完成7處停車場智能化改造,配備電子道閘、視頻監控和智慧平台監管泊位狀態。攀桂街等4個停車場運營後,泊位周轉率提高,亂停亂放減少;同步推進路內停車智慧化,引入“詩城智行”平台,施劃停車泊位200余個,培訓收費員6名,累計收費10多萬元,管理成效與滿意度同步提升。
綠色引領服務民生。編制充換電設施專項規劃,已完成327個公共充電樁布局,引進蔚來換電站,建成光儲充一體化示範項目,新增智能充電樁21個。所有設施接入省級平台實現遠程監控運維,確保安全便捷,既緩解“續航焦慮”,又助推綠色出行風尚。
多元共享緩解難題。創新“潮汐停車”模式,協調機關企事業單位錯時開放500余個車位;倡導低碳出行,開通6條學生公交專線(日服務超2000人次),規範共享電單車運營,投車1500余輛覆蓋醫院、商超等密集區,緩解交通壓力,提升城市暢通指數。(馬俊)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