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機動車亂停放影響市容、居民逛公園需繞行、老舊小區停車位一位難求……這些日常生活中的“關鍵小事”,直接關係到市民的出行體驗與幸福感。近期,合肥經開區從市民實際需求出發,通過精準“微更新”與協同治理,有效破解管理難題,讓城市環境變得更加有序、便捷。
隨着非機動車成為普遍出行方式,“隨騎隨停”引發的亂停放問題日益凸顯。為此,合肥經開區加快推進非機動車泊位規劃,更新現有磨損標識。目前,繁華大道、宿松路等路段已清晰施劃泊位標線。全區計劃新增3萬個泊位,預計11月全部完工,屆時將有效引導有序停放,實現還路於民。
南艷湖公園環境優美,但與它僅一路之隔的東華園小區居民,入園卻需繞行數百米。為解決這一問題,經開區多部門聯合實地查勘,通過協商議事,最終確定在小區&&口新增一處人行橫道,為居民打造一條安全、快捷的入園路徑,實現公園與社區生活無縫銜接。
南郡明珠小區及玉屏路沿線曾因停車位嚴重短缺而糾紛頻發,錦繡社區服務中心協同城市管理部門,通過實地調研、徵集意見、召開議事會等方式,對玉屏路部分路段停車場實施規範化管理。通過科學規劃120余個泊位、引入智能收費系統、動態調整管理策略等市場化手段,有效兼顧了企業員工日間停車與居民夜間停車需求。(李長龍)
【糾錯】 【責任編輯:劉曉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