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大訊飛企業數字化業務部將“智能評標”産品正式升級為全新的“招採首席官”AI數字員工,實現了從單一評標環節輔助到覆蓋招標文件編制、合規審查、圍串標檢測、智能評標的全流程智能管理跨越。這標誌着人工智能在企業核心業務鏈的應用,已邁入體系化、深層次的新階段。
招採業務因其流程複雜、專業性強、合規風險高,一直是企業數字化管理的難點。此前,AI技術的應用多聚焦於評標等單一環節的效率提升。此次科大訊飛發布的“招採首席官”,依託星火認知大模型,將智能能力貫穿於招採業務的全生命周期:
事前:智能編制與合規前置。在招標啟動階段,“招採首席官”可輔助工作人員高效、規範地編制招標文件,並基於內置的海量法律法規與企業個性化規則庫,對文件進行自動合規性審查,精準識別歧視性、限制性條款,從源頭規避法律風險,保障市場公平競爭。
事中:全維度風險洞察。在投標與開標階段,系統通過企業關聯關係、文本/圖片相似性、報價規律等八大維度進行深度關聯分析,能有效洞察並預警偽裝巧妙的圍標、串標行為,為公正交易構築一道智能風控屏障。
事後:高效精準的評審決策。在評標定標階段,發揮“智能專家”作用,實現客觀項自動評審,並對主觀項進行要素化、標準化的輔助打分,大幅提升評標效率與質量,讓定標決策更加科學、可靠。
技術落地,標杆先行。據了解,已完成升級的“招採首席官”已在多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及大型央企投入應用。以安徽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例,該解決方案已助力打造全國首個公共資源交易領域AI大模型。其應用範圍從過去的評標環節,新拓展至招標文件的全量合規質檢,累計檢測數千份文件,推動整改數百個潛在問題,實現了監管關口的前移。同時,其圍串標檢測能力已累計監測超4.5萬份投標文件,顯著提高了預警精準度和監管效能,為行業監管樹立了可量化的“合肥標準”,獲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典型案例引用。
此外,在國家能源集團等企業,該産品同樣實現了全流程落地,累計運行項目超18萬單,年均産生巨大經濟效益,成為“人工智能+採購”深度融合的行業標杆。
業內專家評價,科大訊飛“招採首席官”的升級發布,是AI技術深入業務核心、賦能産業升級的重要標誌。它實現了從“單點上突破”到“全流程賦能”的轉變,為構建更智能、更規範、更高效的現代招採治理體系提供了完整的解決。
據了解,10月27日下午兩點,【訊飛開放平台】官方視頻號和科大訊飛官網直播間將實時直播本次産品升級的最新信息。(齊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