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寨縣白塔畈鎮龔店村中心村莊的涼亭內,網格員儲友榮撫摸着嶄新的石桌,講述着涼亭改造帶來的變化:“以前生産隊開會都擠在隊長家,人多了還得張羅凳子茶水,現在在家門口的涼亭裏就能議事,更方便了!”
曾經,這座涼亭因年久失修外觀斑駁,每逢雨天便漏雨滲水,周邊廣場也坑洼不平、積水嚴重。今年9月,龔店村投入資金對舊亭進行改造,改造過程中,施工方就地取材,利用廢棄石料和老舊建築材料,為涼亭配備了木椅、石凳、圓桌等設施,同時修繕了中心村莊廣場。如今,百年榆樹下的涼亭煥然一新,不僅成為村民茶余飯後休閒休憩的好去處,更化身基層治理的“新陣地”。
據了解,改造小廣場時,周邊村民積極參與,主動提出建議並參與監工,真正實現了“群眾的事群眾説了算”。
“我們把‘龔店商量’議事點設在涼亭裏,就是想把治理舞&搬到村民家門口。”龔店村黨支部書記匡開菊介紹,通過村幹部、網格員主動“組局”,邀請村民圍坐涼亭,以“嘮家常”的方式收集訴求、宣傳政策、化解矛盾、謀劃發展。這種輕鬆的議事氛圍,讓問題解釋更透徹、解決更高效。
截至目前,“龔店商量”議事點已召開議事會8場,收集群眾訴求26件,成功解決24件。舊亭煥新,不僅改善了村民生活環境,更搭建起幹群溝通的“連心橋”。實踐證明,將基層治理融入煙火日常,讓群眾主動參與、積極發聲,才能讓鄉村治理的根基更牢固,發展更有活力。
近期,白塔畈鎮將“龔店商量”模式在全鎮12個村逐步推廣,20余天已成功調處矛盾糾紛9起,解決群眾訴求37個。(姜宜斌)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