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山核桃:地理標誌守護“皖美好味道”-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0/22 17:36:55
來源:寧國市委宣傳部

寧國山核桃:地理標誌守護“皖美好味道”

字體:

  金秋時節,隨着山核桃采收季圓滿結束,新加工山核桃産品大量上市,寧國市山核桃産業再迎豐收年。據統計,今年全市山核桃幹籽産量超1萬噸,産值達6億余元,直接惠及7萬餘林農。這份沉甸甸的收穫,不僅彰顯了“寧國山核桃”地理標誌的品牌價值,也展現了寧國市以知識産權保護為基石、以地理標誌運用為抓手的産業發展新路徑。

  制度築基:構建多層次保護體系

  寧國山核桃粒大殼薄、桃仁肥厚,是帶動林農增收的支柱産業。為守護這一“金字招牌”,寧國市從制度設計層面構建起多層次保護網絡。

  嚴格落實《安徽省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專用標誌使用管理辦法(試行)》,並在制定《寧國山核桃保護辦法(徵求意見稿)》時,明確將寧國山核桃保護和發展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設立專項保護經費,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保護原則,形成了多部門聯動機制。

  實施動態管理與規範授權,對地理標誌産品建立“資質審核+區域證明+標準生産+質量追溯”四重准入機制,確保“能進能出、違規必出”。目前,全市已有40家企業獲准使用寧國山核桃地理標誌專用標誌,計劃今年11月前推動剩餘20家企業完成申請。

  設立山核桃生態保護區,禁止從事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有效實行區域性保護,並整合零散山場8萬餘畝,在規模化發展中守護産區環境,為地理標誌産品的穩定品質提供自然保障。

  品牌賦能:激活産業發展動能

  過去,缺乏品牌加持使山核桃經濟價值難以充分發揮。為此,寧國市探索“地理標誌專用標誌運用+品牌塑造+産業融合”路徑,精準培育特色資源。

  編制寧國山核桃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並以“黃山遇到天目山”為品牌符號,通過規範品牌鏈路管理、建立供應鏈賦能與共享銷售體系、培育標杆企業等舉措,推動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突破20億元,叫響“寧國山核桃皖美好味道”的品牌口號。

  創新推動地理標誌與文旅、電商融合發展,並在今年山核桃開桿采收活動中融入品牌推介,從而吸引長三角地區客商超2000人次,帶動農産品電商銷售額增長58%。

  大力培育出34家山核桃加工企業,通過指導企業完善標準、提升品質,推動“詹氏”“山裏仁”等品牌開發山核桃精深加工産品。目前,全市山核桃産業鏈已涵蓋種植、採摘、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寧國山核桃成為了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的“金果果”。

  科技賦能:數字化管理與質量追溯

  圍繞提升産業現代化水平,寧國市積極應用智慧農業技術,實現山核桃種植的精準管理與全流程數字化追溯。

  為讓地理標誌管理更精準高效,寧國市在63個山核桃現代科技示範基地推廣無人機巡檢等技術,實現山核桃種植的精準管理;建立全流程追溯系統,消費者通過掃碼可查詢地理標誌産品生産資質等信息。在執法監管方面,建立了“日常巡查+專項整治+社會監督”機制,嚴格監管産品質量,打擊侵權行為,並結合全國知識産權宣傳周活動開展規範用標宣傳。在服務體系建設上,市場監管部門建立“一對一”指導機制,為企業提供商標註冊、專利申請等服務,目前全市34家山核桃加工企業實現了地理標誌與商標、專利協同保護。

  從山間野果到餐桌美味,從地方特産到知名品牌,寧國山核桃産業的發展歷程展現了地理標誌的強大賦能效應。通過將地理標誌保護融入産業發展全鏈條,寧國市成功將特色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胡起)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