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裏科氣”科創驛站安醫大站開園 -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0/22 17:13:21
來源:蜀山區委宣傳部

“科裏科氣”科創驛站安醫大站開園

字體:

  10月17日,位於合肥市蜀山區肥西路的“科裏科氣”科創驛站安醫大站正式開園。該現代化科創空間由原合肥技師學院老校區改造而來,成功盤活了閒置資産,標誌着蜀山區與安徽醫科大學在深化校地合作、共促生命健康産業發展上開啟嶄新征程。雙方將以此為契機,共同培育生命健康與高端醫療器械産業集聚的新高地,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科創動能。

  “科裏科氣”科創驛站安醫大站

  “科創沃土”遇到“智慧種子”構建科産融合新平台

  驛站總面積達6245平方米,已煥新為集科研、孵化、産業交流於一體的現代化科創載體,成為驅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引擎。

  航拍“科裏科氣”科創驛站安醫大站

  開園儀式上,安徽醫科大學與蜀山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科研成果清單與企業需求清單雙向對接機制,大力推動“産學研”精準匹配,加速推進蜀山區生命健康與高端醫療器械産業集聚發展。

  簽約現場

  安徽醫科大學學術副校長張智&&,驛站為師生創業提供“家門口”的試驗田,鏈結政策與市場資源,有效破解“找場地難、對接資源難”等難題。未來,校地雙方將依託驛站,常態化地開展“校地企對接”,推動創新鏈與産業鏈的“雙向奔赴”。

  作為首批入駐企業之一,安徽醫科大學副教授、合肥青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鄺荔香的團隊依託學校在芍藥研究的深厚積澱,研發的“芍藥特色系列”日化産品已初步在市場取得良好反響。“現在,驛站與學校僅‘一步之遙’,提供一站式、全要素服務,將助力我們的科研成果加速從‘花開墻內’到‘香飄市場’。”

  入駐雙創團隊交接鑰匙

  從“創新種子”到“産業森林”全鏈條服務打造創新生態

  在蜀山區,一場以“科創+城市更新”為引領的“空間革命”正持續深化。近年來,“科裏科氣”系列科創驛站、1986科創園等一批創新載體相繼落成,吸引眾多科學家和科技企業紛至沓來,逐步構建起産城融合、活力迸發的城市創新生態。

  在安醫大站內,培訓師正在操作微創機器人

  “這裡最吸引我們的,就是‘近水樓&’的高校資源與蜀山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優質營商環境。”公司首席科學家袁舟介紹,依託安醫大臨床醫學ESI全球前1‰頂尖學科支撐,企業能夠快速將臨床醫生的經驗和知識轉化為算法與智能體構建。“現在,通過融合AI技術的培訓平台,醫生能在大量模擬訓練中得到實時反饋,培養周期有望縮短至兩三年。”他透露,公司計劃在全國建設5家國家級、15家省級培訓基地,並將安徽作為省級首站,未來以此為基礎,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準化示範體系。

  醫學生在融合AI技術的醫療設備進行模擬訓練

  蜀山區科技局負責人&&:“通過‘成果轉化+科創服務+産業培育+金融助力’的系統性生態賦能,推動創新要素深度重組與價值躍升,讓科創産業在這片土壤中扎根成長、枝繁葉茂。”

  “全域科創”滋養“科學家創業”沃土

  安醫大站是蜀山區實施“全域科創”戰略的又一枚碩果。在這片 “創新沃土”上,“科學家創業”形成了可複製的生態範本。來自中國科大的博士團隊創立的元碩太赫茲、可視科學等項目,已在科創載體中成長為初具規模的科技企業。可視科學創始人楊遠帆坦言,這種貼心的“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務,是讓他們安心留下來的重要原因。

  “科創載體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建成即止’,而在於‘運營增效’。”安醫大站運營負責人介紹,驛站將繼續推動高校專屬科研資源與區域基金體系、企業需求精準對接,同步開放智慧醫療、公共衞生等應用場景,吸引全球校友資源與優質項目落地。

  蜀山區正用實踐詮釋着“創新策源地在哪,科創載體就建到哪”的理念。隨着校地融合不斷深化與創新要素持續匯聚,這些科創驛站正持續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為蜀山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而強勁的科技動能。(朱靜 葛慶釗 陳三虎 詹偉偉)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