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蓮藕收穫的季節。在濉溪縣百善鎮道口村的柳江口荷塘月色趣園,300余畝荷塘一望無際,雖然“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盛景已過,但水下卻蘊藏着金秋豐厚的饋贈。
水中“淘金”,“小白龍”鋪就豐收景
金秋十月,走進濉溪縣百善鎮道口村的柳江口荷塘月色趣園內,採藕工人們身着連體膠皮褲,深一腳淺一腳踏入淤泥,雙手在水下靈巧翻找,不一會兒,一根根白白胖胖的蓮藕便被捧出水面,整齊碼放在岸邊的彩色塑料布上。
道口村荷塘內種植的是優質品種“鄂蓮6號”,以其清脆無渣、口味微甜的特點備受市場青睞。採藕現場,剛被採摘的蓮藕還帶着獨特的泥土清香,便有村民忍不住揀上一根,削去表皮後大啃一口,細品秋藕裏的脆嫩鮮甜。
據了解,此處蓮藕畝産約3000斤,主要銷往淮北市及周邊縣市的農貿市場和商超,批發價穩定在每斤2.5元至3.5元。

鏈動增收,“荷塘經濟”富鄉鄰
蓮藕豐收,帶來的不僅是市場的認可,更是實打實的村民收入。百善鎮的蓮藕采收期主要集中在中秋節前後的一個月和春節前後的三個月。在這長達四個月的采收季裏,採藕、清洗、分揀、運輸等環節為周邊農戶創造了大量靈活的就業崗位。“採藕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但收入不錯,”一位正在忙碌的工人介紹,“在采收期,我們差不多月收入在3000到5000元左右,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願望。”這片荷塘,已然成為帶動一方百姓的“致富池”。
2021年,該地出産的新鮮蓮藕及其深加工産品藕粉,憑藉過硬的品質,成功被淮北市農業農村局遴選為“淮優”區域公共品牌農産品,實現了從“土特産”到“名優品”的華麗轉身。
近年來,百善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通過“特色種植+品牌打造+産業延伸”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條以特色農業促進農旅融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徑。這根根潔白的蓮藕,正串聯起一條日益完善的産業鏈,為濉溪縣的鄉村振興畫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李蓮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