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8日報道 美國精奢商業觀察網站10月16日刊登題為《歐洲汽車業的新現實?中國製造》的報道,內容編譯如下:
2025年8月,中國汽車廠商在歐洲的市場份額迅速擴大至5.4%,已連續數月保持在5%以上。根據英國駿特商務諮詢公司的數據,8月份,中國品牌在歐洲的註冊量超過4.35萬輛,同比增長121%。這一數字超過了奧迪和雷諾等多個歐洲知名汽車品牌的單月註冊量。
目前活躍在歐洲市場的中國品牌約有40個,其中排名前五的品牌(名爵、比亞迪、傑酷、歐萌達、零跑)佔了註冊量的84%左右。
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銷售總量超過43萬輛,同比增長74%。
其中,名爵等品牌的銷量超過特斯拉和菲亞特,比亞迪的銷量超越鈴木和吉普,而傑酷、歐萌達等新晉品牌的銷量也超過了阿爾法·羅密歐和三菱等傳統品牌。
駿特商務諮詢公司的費利佩·穆尼奧斯&&,這一增長勢頭表明,歐洲消費者對中國汽車品牌日益豐富且富有競爭力的産品線反應積極。
名爵、比亞迪、傑酷、歐萌達、零跑等品牌的成功,顯示中國汽車産業的雄心正加速轉化為在歐洲市場的實際份額。
分析師預計該趨勢將進一步提速:據傑富瑞集團預測,到2028年,中國品牌預計將佔歐洲汽車産量的6%。目前,比亞迪和奇瑞已分別在匈牙利和西班牙建設工廠。
憑藉其規模優勢和混合動力技術創新,中國品牌正在重塑歐洲汽車市場格局。
長期以來,奔馳、寶馬等歐洲汽車品牌一直以文化敘事、品牌傳承和設計美學作為核心競爭力,但如今,中國品牌正在推動市場潮流轉向以科技為導向的便捷性。
在歐洲市場,比亞迪、名爵、奇瑞等中國品牌實施了極具競爭力的産品方案,包括續航能效、成本優勢、集成化軟體,以及迎合中端市場需求的實用混合動力車型。
隨着消費者日益青睞高性價比、高科技含量的車型,歐洲品牌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或許將推動它們作出戰略調整:要麼加大科技投入,要麼繼續強化在懷舊營銷和文化影響力方面的傳統優勢。(編譯/王棟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