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百戲入皖·星耀合肥”戲曲主題活動推介會在蘇州市會議中心舉行,向廣大戲迷朋友發出盛情邀約。“百戲入皖·星耀合肥”,已將它的橄欖枝,從合肥伸向了蘇州。
一出好戲會知音
為何首選蘇州?蘇州,不僅有園林的精緻,更有崑曲浸潤下的文化根脈。這裡的市民,不是普通的觀眾,而是自帶“三分審美”的知音。
“百戲入皖”將橄欖枝率先遞給蘇州,既是對“百戲之師”地位的由衷致敬,更是一種底氣十足的文化自信。合肥此行,不如説是來“覓”江南的知音。以尊重換真心,用好戲會好友,這既是引流,更是引“心”。
三招妙手破圈層
傳統文化要“活”起來,最大的障礙是“圈層壁壘”。一是“價格壁壘”,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二是“場景壁壘”,囿於劇場,與生活脫節。三是“年齡壁壘”,受眾固化,知音難覓。“百戲入皖”用三招漂亮的組合拳,精準破壁。
第一道,是地域的墻。一張小小的票根,讓“白天看景、晚上看戲”成為一種觸手可及的生活方式,打破了行政區劃的界限,讓長三角的文化資源真正流動起來、共享起來。
第二道,是價格的墻。“一杯奶茶錢看一場名角大戲”,這不僅是簡單的讓利,更是宣告:高雅藝術的殿堂,門檻可以很高,但門永遠向人民敞開。它拆掉了普通人與戲曲之間的“消費心墻”,讓傳統文化變成多數人可以輕鬆擁抱的日常。
第三道,是年齡的墻。對於追求體驗感的“Z世代”來説,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疊加一次沉浸式的文化打卡,其吸引力遠超單一的觀演。這種“戲票+旅游”模式的創新,為古老藝術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萬千氣象歸一脈
從更宏大的視角看,這場推介會是長三角一體化從“經濟握手”走向“文化牽手”的生動縮影。
合肥拿出最具誠意的文化産品和旅游資源,投向蘇州的文化消費市場,證明了在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交流互鑒,正在成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最深沉、最持久的內生動力。
我們有理由相信,“百戲入皖”叩開的不僅是蘇州戲迷的心門,更是促進了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戲曲文化的交流融合。(徐楚寒 胡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