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亭湖畔,一條蜿蜒的盤山公路宛如一條飄逸的綬帶沿湖延伸,串起了古村、綠水和青山。亮藍色的路肩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夕陽霞光灑落花亭湖面,呈現出“千重山色,萬頃波光”的宜人美景,這就是環花亭湖旅游風景道,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太湖藍”。
作為安徽省交通強國交旅融合試點工程,這條風景道全長約140公里,它不僅連接了花亭湖與五千年文博園兩大4A級景區,更將西風禪寺、趙樸初文化公園、蔡畈古民居等名勝景點連為一體,成為太湖縣交旅融合的大動脈。
一條路的華麗蛻變。曾幾何時,這裡的道路還是“單、窄、堵”的鄉間小道。如今,環花亭湖旅游風景道已蛻變為“雙、寬、暢”的旅游動脈。風景道一期工程50公里已全部通車,二期正在建設、三期正在設計,通過建設觀景&、停車區、休憩區、公共廁所等服務設施進一步拓展公路服務功能,工程項目秉持“綠色先行”原則,採用環保型瀝青材料與生態邊坡防護技術,部分路段安裝太陽能路燈,夜間行車時,星光燈帶與湖面倒影交相輝映。
“太湖藍”的設計巧思。這條風景道的建設注重技術與美觀的融合。路面採用瀝青混凝土鋪築提高行車舒適性,路肩硬化後通過噴塗孔雀藍顏色的面漆,與周邊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這一設計細節彰顯了“太湖藍”的獨特魅力。景墻以黃金麻石材貼面,與山勢呼應。在設計中,建設者從紅、綠、藍三種顏色中特別選擇了這一靚麗的藍色,以襯托花亭湖的乾淨、純潔。
文化印記點綴風景道。環花亭湖旅游風景道沿線設置文化景墻、旅游標識、交通標識等,將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道路中,文化景墻以起伏山巒曲線模擬花亭湖水形,飾面鑲嵌融入傳統制茶工藝,通過歷史人物故事,展現太湖縣璀璨的歷史文化,其間植入騎行運動和太湖縣交通歷史發展元素,意為在太湖縣的山水間馳騁。
近年來,太湖縣堅持實施“文旅富民”戰略,以花亭湖、五千年文博園為龍頭,依託環花亭湖旅游風景道,全力打造“全縣大景區、全域大旅游”格局。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文旅再創新高。據測算,全縣旅游總人次達67.1萬人次,帶動旅游總消費達3.2億元。如今,“太湖藍”已成為一條多彩的紐帶,連接着太湖縣的過去與未來。
行駛在環花亭湖旅游風景道上,一面青山在旁,鳥叫蟲鳴,一面水波壯闊,遠山如黛,國際公開水域游泳賽、首屆長三角汽車(房車)集結賽、全國門球賽、馬拉松比賽以及花亭湖水上馬拉松游泳挑戰賽、自駕游等多元活動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釋放“交通+旅游”的疊加效應。(王陳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