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從山脊來,舞在稻花香。當長三角的自駕車隊駛入“皖南川藏線”,河瀝溪老街的月光已把梨園閣的飛檐點亮。國慶中秋假期,寧國市以文化為紐帶,以活動為載體,把舞&搭在綠水青山間,把話筒遞給普通市民,精心烹制了一場涵蓋紅色傳承、民俗體驗、新潮互動的群眾性文化盛宴。
紅色旋律鑄魂。從“看戲”到“唱戲”,讓群眾從“圍觀者”變成“主角”,真正把舞&搭到家門口、把鑼鼓敲到心坎上。舉辦“迎中秋 慶國慶”愛國歌曲大家唱活動,5支群眾合唱團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寧陽之聲”廣場文化文藝匯演移風易俗專場把話筒交給普通市民,群眾飽了眼福、過了戲癮,節日真正成為全民共享的“現場”;“月滿西津情”西津村晚、河瀝品茗話家常、方塘巧手做花燈等文明實踐活動,讓傳統文化和愛國熱情在煙火氣中煥發生機。
老街新韻承脈。河瀝溪老街沿東津河鋪開的9天嘉年華活動,串聯起紅色文化、中秋民俗與現代潮玩三大板塊,石頭船、石跳板等老物件與漢服巡游、詩詞問答等熱鬧場景相映成趣。紅色體驗區內,百箏爭鳴、歌曲快閃、精彩問答輪番上演;梨園閣舞&上,游客駐足觀看中秋文藝晚會;中秋民俗區裏,手工月餅香氣四溢;現代潮玩區中,文創市集年輕人絡繹不絕。此外,宣石博物館的文藝演出、海螺1996文創街區的露天電影、圖書館的“書影隨行·金秋閱享”公益觀影與主題展覽等活動延伸老街活力,滿足不同年齡段的文化選擇。
城鄉聯動賦能。從城市到鄉村構建起全域覆蓋的文化活動網絡,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樂享節日精彩。恩龍世界木屋村的非遺嘉年華,皖南花鼓戲婉轉唱腔與制陶技藝展示讓游客沉浸式觸摸傳統文化脈絡;千秋畬族文化園的篝火晚會,讓鄉村煙火氣浸潤文化溫度。新潮體驗同樣精彩,山頂咖啡“演唱會+村咖”、青龍灣機場“飛行體驗+模擬機+燒烤露營”,讓群眾在山水間解鎖文化休閒新方式。同時,布布的農場“童思妙筆”藝術創作、土垚藝術營地免費燈籠DIY活動,以及山門景區摸魚比賽、西村景區稻田音樂會與親子農事運動會等,一批群眾性文化活動以豐富載體、精準服務、全域覆蓋,讓文化滋養直達人心。(葉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