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收搶烘 織密網格保豐收-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0/16 08:25:19
來源:安徽日報

搶收搶烘 織密網格保豐收

字體:

  10月10日,在蒙城縣許疃鎮土橋村的田間,四台履帶式聯合收割機正轟鳴作業。“玉米都熟了,天氣不等人,我們加班加點,一台機子一天能收100多畝。”機手李從輝一邊操作一邊説。

  面對持續陰雨導致土壤濕黏、輪式收割機難以進地的困境,土橋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緊急從外地調來履帶式收割機。該合作社理事張王傑介紹:“合作社種植的6000多畝玉米已全部成熟,今明兩天投入4&設備,日收割面積近600畝,後續還將繼續增加機械。”

  搶收後,玉米水分高達30%至40%,若不及時處理易發生霉變。蒙城縣所有烘乾設備已全線運轉,按照“先熟先收、先濕先烘、邊收邊烘”的原則,確保潮糧從田間直馳烘乾塔,玉米水分降至13%以下,實現烘乾即入倉。

  “潮糧不烘乾根本存不住。我們設備24小時運轉,每天收的近600畝玉米,都能當天烘乾入庫。”張王傑説。土橋村村民張慶華也感慨:“以前地這麼濕,糧食根本收不回來。現在收割、烘乾一條龍,潮糧也能收到家。”

  許疃鎮玉米種植面積達11萬多畝。為高效推進搶收,當地將玉米區劃分為300余個作業網格,每個網格配備專機專人,明確“收割—轉運—烘乾”全流程責任。

  “我們已組織371&&合收割機、14支搶收服務隊投入作業,並啟動4處烘乾設施,日烘乾能力達1300噸,確保成熟一塊、收割一塊。”該鎮農業農村發展中心副主任張艷超&&。

  據悉,蒙城縣今年秋糧種植面積204.41萬畝,其中玉米164.18萬畝。全縣可調配農機總量超3萬台(套),並通過引進履帶式農機等舉措,全力推進搶收搶烘,保障秋糧應收盡收、歸倉有序。(記者 任雷 通訊員 張治國)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