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32.6萬畝單季稻開鐮收割 -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0/13 16:59:08
來源:廬江縣委宣傳部

廬江:32.6萬畝單季稻開鐮收割

字體:

  眼下,廬江縣32.6萬畝單季稻陸續進入成熟收割期,田野間一片豐收忙碌景象,部分地塊單季稻更是種出了“噸糧田”的好成績。當地正積極組織農機投入搶收搶種,全力確保秋糧歸倉,同時保障“三秋”生産不誤農時。

  “喜看稻菽千重浪,田疇沃野豐收忙”,在廬江&創園種糧大戶常學發的千畝稻田裏,這樣的豐收圖景正生動上演。三台大型收割機在金色的稻海中來回穿梭,切割、脫粒、秸稈粉碎、稻穀裝車等一系列工序一氣呵成,全程機械化作業不僅讓收割效率大幅提升,也減輕了農戶的勞動強度。收割現場,當地農技人員還專門來到田頭,對這片稻田進行實地測産,為豐收成果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我今年種了一千多畝單季稻,剛才測産下來,每畝幹谷能有2060斤,比去年足足增産200多斤!”談及今年的收成,常學發臉上滿是喜悅,話語中難掩豐收的自豪。

  廬江&創園農業農村局農機負責人朱光亮介紹,常學發種植的這片稻田,是廬江縣水稻綠色高産高效行動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稻田裏種植的是省農科院推薦的春優590水稻新品種,該品種具有高産、抗倒伏等優良特性。今年單季稻能實現豐收,離不開良種與良技的雙重加持。

  “今年我們農業部門延續以水稻單産提升示範方案為實施重點,積極集成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的‘四新’技術。在種植過程中,優先選擇高産抗倒伏的水稻品種,推行機械化插秧,同時運用病蟲害綠色防控以及側深施肥等先進技術,為農業增産、農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撐。”朱光亮説道。

  據了解,為保障此次單季稻收割工作高效推進,廬江縣已全面開啟“機械軍團”收割模式。目前,當地正大力推廣稻油、稻麥輪作模式,計劃投入5000余&套各類農業機械陸續參與“三秋”作業。按照當前的收割進度,預計到11月底,廬江縣32.6萬畝單季稻的搶收工作以及後續的搶種工作將全部完成,為今年糧食生産畫上圓滿句號,也為明年農業生産打下堅實基礎。(張正府 張宇)

【糾錯】 【責任編輯:劉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