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安徽省文旅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火熱開啟3800余場“金秋國慶文旅消費月”活動,精心推出新場景新産品,吸引八方游客暢游江淮大地,感受“皖美如畫”的獨特魅力。
全省接待游客、旅游花費按可比口徑,分別增長5.4%、5.2%,接待規模和旅游花費均創歷史新高,游客滿意度達95.7%。假日期間,合肥、黃山口岸入境旅客同比分別增長7%、33.6%。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2261.9萬人次,門票收入3億元,其中,5A級景區接待278.8萬人次,門票收入1.5億元。
新供給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家國情懷氛圍濃。圍繞“祖國慶生”“中秋團圓”等主題,各地精心組織紅色地標打卡、賞燈游園等活動。全省紅色旅游接待196.3萬人次,同比增長5.1%。全省博物館推出150多個精品展,累計接待游客15.3萬人次,帶動文創銷售額增長30%。
休閒度假受青睞。全省重點監測的26家旅游度假區接待395.6萬人次。一批松弛感拉滿的安徽“寶藏小城”和“皖美鄉村”成為熱門選擇,鄉村旅游接待3113.6萬人次,同比增長5.5%,接待量佔全省的51.1%。皖南川藏線、皖浙天路、淮北“龍脊天路”等旅游風景道吸引大量游客打卡。
文商旅體消費熱。淮北夔牛天街、蕪湖中山路步行街等地通過場景重構、業態創新和資源共享,打造多元融合消費新空間。馬鞍山全國網球青年團體錦標賽、宿州蘇皖籃球爭霸賽等賽事精彩紛呈,體育競技與城市美景、消費場景有機融合,為市民和游客帶來了別樣的節日體驗。
演藝市場反響好。精品劇目展演、鄉村音樂會、實景演出蓬勃展開。“百戲入皖·星耀合肥”等演出票早早售罄。安慶黃梅戲展演周、阜陽及馬鞍山音樂節等吸引大量觀眾,省外游客佔比超四成。石&牯牛降景區沉浸式演出助推景區客流增長。
特色美食引客來。“超級皖”系列活動火爆出圈,讓游客開啟舌尖上的“皖美之旅”,相關內容網絡傳播量近100億次。阜陽罍街舉辦“超級皖”美食爭霸賽城市踢館賽帶動街區綜合消費翻番,合肥磨灘、半湯老街美食嘉年華帶動景區收入642萬元。徽州區岩寺老街開啟徽州傳統“八碗八”宴席,從“吃味道”到“吃文化”。
賞秋曬秋頻出圈。休寧縣岩腳村、世界最佳旅游鄉村西遞等地的秋日景觀給游客帶來視覺盛宴,吸引大量游客並獲海外媒體關注。
新經濟拓展文旅消費新空間
票根經濟成為新潮流。全省各地採用“政府補貼+企業讓利”模式,以票根為紐帶,疊加優惠福利近億元,“小票根”撬動“大消費”。黃山、六安等地憑交通票享文旅優惠,有效拉動街區與景區收入。
詩詞經濟引領新風尚。各地整合詩詞地標資源,融合科技、民俗、研學等元素,讓“跟着詩詞游安徽”成為假日新潮流。滁州瑯琊山、宣城敬亭山、馬鞍山採石磯、蕪湖天門山等地推出詩詞主題互動與活動,實現文化賦能消費。
夜間經濟彰顯新活力。合肥駱崗公園“極光夢幻之夜”、潁上管仲老街、馬鞍山長江不夜城等地的特色燈會、光影秀、沉浸夜游等活動扮靚夜色經濟,帶來全域全時消費新體驗。重點監測的10個國家級旅游休閒街區接待288.5萬人次,同比增長8.4%。
體驗經濟興起新熱潮。“景區+劇本殺”、村咖、飛行營地等新玩法持續點燃消費熱情,帶動客流與周邊業態增長。
新服務解鎖文旅消費新體驗
“寵客”服務持續升級。全省4.2萬名志願者參與“人人都是迎客松”行動。各地創新推出智慧停車、空間共享、寵客驛站、暖心食堂等舉措,積極提供“全鏈條覆蓋、人性化滲透、數字化加持”的“寵客”服務。假日期間,全省游客滿意度達95.7%。
“先游後付”備受歡迎。黃山在200余家酒店和50多家景區推出“信用游”,訂單超30萬,青年客群比例顯著提升,游客反饋“省心又安心”。
中央媒體多次報道安徽文旅繁榮景象,省級媒體推出“金秋江淮行”專題,“安徽文旅”官方新媒體平台相關話題播放量超3000萬次,點讚逾20萬。(宗禾 胡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