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的臭鱖魚、老字號名廚的胡氏一品鍋、夜市攤主的辣炒竹林雞、徽式豆沙酥……近期,在“超級皖”美食爭霸賽宣城市海選現場,績溪臭鱖魚“爭”香突擊隊的5道硬菜讓評委和食客直呼“上頭”。從清晨的非遺面點到午間的家宴菜,從午後的特色茶點到傍晚的街頭煙火,直至深夜的熱辣滋味,每一口都是最地道的徽味“績”憶。
近年來,績溪縣依託深厚的美食文化積澱,圍繞場景化營造、體驗感升級、沉浸式互動持續發力,着力探索“從征服味蕾到帶動足尖”的“美食破圈”路徑,進一步激活“文旅+美食”新潛能,點燃消費新熱潮。
場景化融入 承載鄉愁根脈
“績溪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徽商故里’,早茶歷史源遠流長。三道茶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是情感的紐帶,它承載着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許。每逢過年、婚嫁、喬遷等重要時刻,必以其待客,是刻在績溪人骨子裏的禮儀……”在仁裏村一座古宅改建的茶鋪中,茶香嫋嫋。游客們手捧熱茶,靜靜聆聽主理人講述三道茶的起源與背後的故事。

績溪三道茶茶鋪。(程凌 攝)
績溪縣以文化融入為引擎,將徽文化與美食場景深度綁定,用餐場所不再是短暫的消費空間,而是地域特色文化的立體展示空間,美食之旅從單純的“味蕾體驗”升級為可觸摸、可感知的“文化浸潤之旅”,讓“吃”的意義變得多元、鮮活且富有底蘊。
沉浸式體驗 傳遞情感價值
位於績溪縣古城區的中國績溪・徽菜(徽廚)博物館,總是人氣滿滿,前來開展研學活動的人群絡繹不絕。這座自帶“煙火氣”的“可吃博物館”,以展示徽菜發展脈絡與介紹徽菜文化為主題,將徽菜文化展示、民俗互動體驗與餐飲美食品嘗巧妙融合,是文化體驗與餐飲消費高度融合的徽菜美食綜合體。

中國績溪・徽菜(徽廚)博物館。(許毅為 攝)
操作&旁,游客們可圍觀徽菜從選材、烹飪到擺盤的完整流程,看新鮮食材如何蛻變為地道徽味;亦可擼起袖子學着製作經典徽菜。揉面、調味、下鍋,在沉浸式體驗的過程中,讀懂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獨特技法,領悟背後“勤儉持家、熱情好客”的徽州生活哲學。
當游客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親手將食材轉化為美味,當體驗昇華為情感共鳴,美食之旅不再是短暫的打卡,而是可回味、可分享、可延續的文化記憶。
舌尖上狂歡 點燃夜間活力
夜色漸濃,華燈初上,從繅絲廠舊址蛻變而來的網紅巷弄裏瞬間熱鬧起來,熙攘的人群穿梭其間,升騰的熱氣裹着食物的香氣,勾勒出績溪夜間的活力圖景。

糸巷夜市。(許毅為 攝)
剛出爐的烤鍋巴刷上一層秘制辣醬,米粒紋路裏都浸滿鹹香;現搟的薄餅裹進鹵得酥爛的滷肉,鋪上清爽的脆黃瓜絲一口解膩;軟糯Q彈的烤苕皮裹着酸蘿蔔碎,辣油滲透每一寸肌理超夠味;薄如蟬翼的肉燕餛飩在骨湯裏浮浮沉沉,炒澆頭的績溪面,骨湯打底配時令鮮料,暖乎乎一碗下肚超治愈……夜市裏的每一份小吃,都是老績溪藏在舌尖的記憶。逛累了看一場燈光下的噴泉秀,或是偶遇駐唱樂隊的即興演出,在燈光與香氣裏把夜晚過成詩篇。糸巷夜市是游客感受績溪煙火氣的最佳去處,這個國慶、中秋假期,不妨來此,赴一場舌尖與夜色的美好之約。(汪秀雲 湯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