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壽縣眾興鎮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形成一批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果盤子生産基地,農民和村集體收入也逐年穩步提高。眼下,又到金秋,全鎮迎來新一輪豐收,繪就了鄉村振興新圖景。
再生稻米好“豐”景
8月28日到9月5日,眾興鎮種植的再生稻從南邊的彭城村到北邊的李圩村,依次開鐮收割。去年,該鎮利用低窪田塊和空閒田,大力推廣再生稻種植,充分發揮再生稻一種兩收、産量高、效益好的增收優勢,今年種植面積突破2000畝。一茬稻穀畝産在1200斤左右,二茬稻穀畝産也能在500斤以上,每畝純收入可增加600元以上,較油菜小麥等傳統經濟作物有較大效益優勢。
為加強鎮域特色農産品銷售,該鎮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組織抱團發展新模式,全鎮8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合資互補,成功組建鎮域強村公司壽縣眾志農事服務有限公司。公司對再生稻進行加工和真空包裝,統一使用“眾興好禮”品牌對外推銷,憑藉着市場銷售價達到每斤5元的優勢,實現糧食增産又增收。
大棚基地瓜菜鮮
初秋時節,作為省級生態農場的壽縣長壽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迎來蔬果豐收。合作社負責人王長壽帶着家人和村民們每天往來菜棚內外,除草、澆水、施肥、修剪,不停地忙碌着,用辛勤的勞動換來豐收的果實。合作社與無錫、蘇州、上海等地客商簽訂長期供貨合同,黃瓜、絲瓜、豆角和綠葉菜豐富着都市的餐桌。
長壽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自2017年落戶眾興鎮新店村以來,連年獲得豐産豐收,目前年産蔬菜瓜果350噸以上,並帶動周邊50多名村民通過到合作社務工每年增收近2萬元。目前,新店村培育發展新型經營主體40余家,帶動300余戶群眾。
地肥水美畜禽歡
依託着木北支渠源頭活水的良好生態環境,今年彭城村脫貧戶柳西華又飼養白鵝3000余只,經過多年發展,該戶已經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白鵝飼養大戶。
該鎮嚴格産業獎補資金申報和驗收環節,堅持引導脫貧戶開展麻黃雞、皖西白鵝、本地山羊和蜂蜜等特色養殖業,利用低窪田因地制宜開展水産種養殖。今年,該鎮認真落實特色種養業補貼78.41萬元,326戶脫貧戶和監測戶通過發展庭院經濟實現增收。
目前,該鎮以美運養牛場為依託形成壽縣南部區域肉牛交易市場,溫氏養殖場和旺發養殖場年産生豬3萬頭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肉畜生産大鎮。眾興鎮畜牧站在縣畜牧中心的指導下,切實加強畜類養殖風險監管。多次到生豬、肉牛、肉羊養殖場開展瘦肉精專項快檢,確保畜禽安全穩定供給。
藤蔓架下滋味足
眼下正是葡萄和瓜蔞收穫的季節,在眾興鎮東嶽村的博捷葡萄園和常老二瓜蔞種植園裏,一串串葡萄長勢喜人,一顆顆瓜蔞由青變黃。
近年來,眾興鎮圍繞“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的發展理念,結合生態林業發展主題,引導、鼓勵大戶流轉土地開展葡萄、瓜蔞、黃桃、草莓、藍莓等特色果品種植。推進葡萄酒、藍莓酒生産和瓜蔞子炒貨深加工,博捷葡萄、軒晗藍莓、三羊炒貨等一批遠近聞名的果品加工企業有力地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果盤子,也充實了群眾的錢袋子。(鐘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