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産是社區治理的“壓艙石”,關乎居民生命財産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合肥經開區柏樹郢社區以城市精細化治理為引領,依託網格化管理體系,聯動多方力量靶向破解安全難題,通過專項整治、源頭治理、常態監管,為居民築牢安全屏障,打造宜居社區環境。
聯動執法破頑疾,清剿隱患護平安
沿街商鋪二樓違規住人,是柏樹郢社區存在的消防安全“老大難”。為徹底消除隱患,社區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組織工作人員逐戶摸排登記,摸清商戶違規住人底數與具體情況,建立詳實&賬。隨後,社區聯合區城管中隊、消防救援部門及蓮花中心企業服務部組建專項工作組,形成“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治理合力。
面對暫未搬離的商戶,工作組摒棄“一刀切”,多次上門耐心溝通。通過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産法》、展示火災事故案例,讓商戶直觀認識“三合一”場所的致命風險。最終,在情理與法規的雙重引導下,相關人員全部主動撤離,違規住人場所清理工作順利完成,為沿街商戶和居民排除了重大安全隱患。
宣傳引導促轉型,“瓶改管”惠雙收
在消除既有隱患的同時,柏樹郢社區更注重從源頭防範風險,大力推進燃氣“瓶改管”行動。社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轄區商戶,開展“一對一”宣傳:不僅詳細講解管道天然氣在防泄漏、抗風險等方面的安全優勢,還幫商戶算“經濟賬”——對比瓶裝氣與管道氣的長期使用成本,讓商戶清晰地看到“瓶改管”的實惠。
“安全又省錢,我們當然願意改!”在政策解讀與效益分析的雙重推動下,商戶從最初的觀望猶豫,轉變為主動諮詢、積極申請。截至目前,轄區已有多家商戶完成“瓶改管”改造,既從根源上降低了燃氣爆炸、泄漏等事故風險,又為商戶節約了經營成本,實現安全與效益的“雙贏”。
常態檢查不松懈,築牢防線守民生
“九小場所”規模小、數量多、風險點分散,是安全生産監管的重點與難點。柏樹郢社區將其納入常態化監管體系,建立“定期檢查+隨機抽查”雙重機制:工作人員每週深入便利店、小餐館等場所,逐項檢查消防設施是否完好、疏散通道是否暢通、用火用電是否規範,餐飲單位還額外核查食品採購&賬、加工衞生等情況。
對發現的問題,工作人員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明確整改時限與要求,並安排專人跟蹤復查,形成“檢查—整改—復查”的管理閉環。“以前總覺得消防設施擺着就行,現在知道定期檢查多重要!”商戶們的安全意識在常態化監管中不斷提升,“九小場所”的安全防線越築越牢。
如今,柏樹郢社區通過“專項整治+源頭治理+常態監管”的組合拳,構建起點面結合、疏堵並舉的安全生産治理體系。下一步,社區將持續深化網格化管理效能,完善安全隱患“發現—上報—處置”快速響應機制,還計劃開展消防演練、安全知識講座等活動,提升居民與商戶自救互救能力,以精細治理的“繡花功”,織密民生“安全網”,全力護航平安社區建設。(徐萍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