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23日報道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21日報道,在長江沿岸規劃面積約4600畝(約合3平方公里)的“中華數島”,是中國為鞏固其人工智能(AI)超級大國地位所做的一項努力。
當地某項目供應商的一名高管説,這項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的工程旨在“打造中國版‘星際之門’”。他所説的“星際之門”是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甲骨文公司和軟銀集團計劃投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造的大型人工智能數據中心。
蕪湖的“超級集群”規模無法與美國的項目相比。它只是中國對國內分散的數據中心加強管理的舉措之一,目的是讓這些數據中心具備更好的條件,以應對消費者激增的人工智能需求。
這一舉措&&的背景是,美國在獲取人工智能算力方面擁有領先優勢。
中國政府早前公布了一項計劃,要求積極推動東部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向西部遷移。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靠近主要人口中心的地區建設新的服務器集群。這些服務器集群將重點關注“推理”,即聊天機器人等人工智能工具生成回復的過程。由於距離用戶更近,這些服務器集群可以實現更快的人工智能應用。
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國務院前中國問題顧問瑞安·費達修克説:“中國正開始優先分配稀缺的算力資源,以實現最大的經濟産出。中國政府目前在規劃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時考慮到了這一點。”
蕪湖的“中華數島”就是一個例子,這裡有多座新建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
蕪湖的數據中心將為上海、杭州、南京和蘇州等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提供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5家企業在該市範圍內建設了數據中心,總投資額達2700億元人民幣。
中國還嘗試更好地利用偏遠地區設施中閒置的現有人工智能處理器。
始於2022年的一股建設熱潮將這些設施集中在了能源豐富但地理位置偏遠的省份,如甘肅和內蒙古。
但由於缺乏專業技術並且市場需求不足,這些設施的利用率不高。
傑富瑞集團分析師愛迪生·李(音)説,如果不實際遷移服務器,“就必須找到一個技術解決方案,那就是將數據中心連接起來”。
中國政府已要求採用先進技術,將分散在多個地點的不同處理器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算力集群。(編譯/卿松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