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發展丨“智”造“新引擎” 安徽“往前趕”-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09/22 15:13:44
來源:新華網

聚焦高質量發展丨“智”造“新引擎” 安徽“往前趕”

字體:

  新華網合肥9月22日電(李東標)月球原位資源增材製造系統、計算光刻平台(ASEDACPST®)、智能機器人通用技術底座……在9月20日開幕的2025世界製造業大會上,發布了安徽省製造業領域具有領先性、代表性的10項新技術、新産品,展現出安徽“往前趕”的韌性與活力。

  向“新”而行,以“質”致遠。近年來,安徽大力實施製造強省戰略,着力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超前布局未來産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從傳統農業大省到製造大省、從能源原材料基地躍升為新興産業聚集地,歷史性邁入“全國工業大省”行列。

  2025年9月20日,在2025世界製造業大會展館內,人形機器人受到參觀者的關注。新華網發(廖宇翔 攝)

  “智改數轉”交出新答卷

  展&上,一款紅色的智能搬運機器人來回穿梭、自動避讓,不停揮舞着機械手臂,秀出“十八般武藝”,引得現場觀眾讚嘆不已。

  在今年的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安徽合力專為智能製造複雜物流場景打造的三款AGV系列産品精彩亮相,成為展館內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這款全向平衡重式AGV可實現任意角度的平移,在緊湊車間産線的狹窄空間內靈活穿梭,一車貫穿多環節,打造高效、柔性的內部物流閉環。”安徽合力工作人員介紹。

  2025年9月20日,2025世界製造業大會展館內,安徽合力展示的一款智能叉車産品。新華網發(廖宇翔 攝)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工業車輛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安徽合力積極探索智能製造新模式、發展智能綠色新産業、培育智能服務新動能,致力於打造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物流産業發展型企業。目前,該公司已形成8大類、22個品種的AGV全系列産品,並全新打造智能i系列及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服務,覆蓋物流存、取、揀、收、發、補等多個應用場景。

  安徽合力的創新實踐,是安徽依託數字化轉型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安徽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産力的有力抓手,以場景牽引、標杆帶動,推動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不斷取得新突破。

  為構建多層次政策支持體系,安徽專門&&《支持以數字化轉型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若干政策》(2024版),近兩年通過零基預算方式整合省級資金,累計支持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資金達25.23億元,帶動支持各類項目近千項、金融機構資金357億元,拉動企業投資1543億元。

  安徽還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産業鏈“鏈主”作用,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累計打造省級龍頭企業示範項目109個,帶動2700多戶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實施了數字化轉型。目前,安徽規上工業企業已100%啟動數字化改造。

  “下一步,我們將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為主線,完善促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向更深程度、更高水平邁進。”安徽省工信廳副廳長程英春説。

  新興産業澎湃新動能

  在2025世界製造業大會為人們打開豐富的想象空間的同時,建築工地和生産車間裏同樣熱火朝天。在蕪湖,埃夫特機器人超級工廠暨全球總部項目(一期)正在加快建設步伐;在合肥,江淮尊界超級工廠內,全自動焊裝線對5714個連接點進行實時監控,涂裝車間通過AI技術重構漆面工藝,雙拼色自動分色機器人將分色線精度控制在0.3毫米以內……

  這是2025年4月17日拍攝的位於合肥市肥西縣的江淮汽車尊界超級工廠內的自動化焊接生産線,該工廠是江淮汽車攜手華為專門為尊界品牌打造的工廠。新華社發

  從傳統農業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躍升為新興工業大省、先進製造業基地,安徽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正在鑄就。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車産量、新能源汽車産量、汽車出口量均居全國首位。“目前,全球近10%的顯示面板,全國約8%的工業機器人、10%的汽車、11%的新能源汽車、15%的家電、20%的光伏組件、30%的光伏逆變器、50%的光伏玻璃在安徽生産。”安徽省工信廳廳長馮克金介紹。

  新興産業蓬勃發展的背後,是不遺餘力的投入。“十四五”以來,安徽企業研發投入突破千億元大關,擁有200多家“國字號”創新平台,打造了智能語音、玻璃新材料、通用機械基礎件等3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數量居全國第3位。

  着眼於創新全要素驅動,安徽今年&&《安徽省加快構建“政産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機制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政産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機制和生態基本形成,培養服務新興産業的人才超過200萬人,企業研發投入、研發人員、研發機構、發明專利佔全社會比重均超過85%。

  科技創新引領産業高質量發展,新興産業展現蓬勃之勢。“十四五”以來,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年均增速約為規上工業增速的2倍,佔規上工業産值比重由2020年的40.3%提高到2024年的43.6%。

  未來産業開闢新賽道

  近日,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主辦的首屆深空經濟與産業發展大會在合肥召開。大會以“聚焦深空經濟,引領産業未來”為主題,首次提出深空經濟概念,並系統梳理發布中國深空經濟十大産業方向。不久前,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國際深空探測學會也在合肥正式成立。

  近年來,安徽加快布局空天信息産業,産業基礎進一步夯實、産業鏈不斷延伸、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在深空探測實驗室總工程師史平彥看來,深空經濟有望成為培育新質生産力的核心引擎,也是驅動航天産業升級、培育創新動能、重塑空間格局的重要力量,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奠定堅實基礎。

  量子科技,被認為是通向下一代信息技術革命的“鑰匙”。作為國內最早系統布局量子科技研發及産業化發展的城市之一,合肥已匯聚量子企業93家,覆蓋量子芯片、測控設備、軟體、應用及産業資本全鏈條。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衝之三號”、上萬公里星地量子通信等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加速涌現,這背後都有合肥這家科創型企業——國盾量子的身影。

  2025年9月20日,在2025世界製造業大會展館內,國盾量子展出多款新産品。新華網發(廖宇翔 攝)

  “量子科技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産業化應用。”國盾量子副總裁、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唐世彪&&,“我們將繼續推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雙輪驅動的模式,在先行先試中推進新質生産力的發展。”

  未來産業決定着産業未來。當前,安徽正在建設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一批省級未來産業先導區,推動設立未來産業發展基金,發展一批有影響力的未來産業“新星企業”,努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持續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2025年7月2日,一架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在合肥駱崗公園演示飛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推動科技成果“沿鏈下蛋”、高標準建設合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加快構建“政産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機制……安徽全力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營造“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鬱的創新生態。

  今天的安徽,正在由要素驅動加快向創新驅動轉變,由傳統農業大省加快向新興工業大省、製造強省轉變,由內陸腹地加快向開放前沿轉變。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