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館2025世界製造業大會 走進國家電網的“智慧電世界”-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09/21 17:51:05
來源:國網合肥供電公司

探館2025世界製造業大會 走進國家電網的“智慧電世界”

字體:

  “智造世界 創造美好”。9月20日,2025世界製造業大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一大批全球製造業的前沿科技和代表性成果集中展示,吸引眾多觀眾駐足。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黑科技”已運用於合肥電網的日常運維,為城市帶來更可靠、更智慧的用電新體驗。

  走進國家電網展&,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未來感的“智慧電世界”。在這裡,電動汽車不僅可充電,還能反向放電;量子技術默默守護着電力精準傳輸;“虛擬電廠”高效調度着千家萬戶的能源……這些聽起來頗具科幻色彩的場景,正是國家電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穩步推進的現實應用。

  在“車網互動”展&,一座新能源汽車“光儲充一體化”模型和V2G充電樁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您的電動車其實也是一個‘移動儲能站’。新能源汽車不僅可以從電網充電,還可在用電高峰時段通過V2G充電樁反向放電,實現‘車—樁—網’靈活互動。車主將電池中富裕電量賣給電網,既緩解區域供電壓力,還能獲得額外收益。”國網合肥供電公司數字科技部專責方慧敏在現場熱情地介紹。

  合肥作為國家首批9個車網互動試點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已建成6座“光儲充一體化+車網互動”場站、43根反向充電樁,最大反向放電功率超2000千瓦。經測算,合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容量約2400萬千瓦,最大充電負荷47.78萬千瓦。隨着市場化政策持續完善,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參與車網互動,成為電網的“充電寶”。

  不遠處,一座量子電流互感器模型同樣引人注目。2024年11月,國網安徽電力建成國內首座量子應用示範變電站——220千伏合肥候店變電站。站內融合量子測量、通信與計算三大前沿方向,部署了量子電流互感器、量子多點傳感器等85&套創新設備,驗證了量子技術在電力生産中的實際效能。

  “在新能源大規模接入的今天,量子技術以極高精度與安全性,為電網數據傳輸與系統控制提供了堅實支撐。”國網安徽合肥供電公司數字科技部副主任陳朔&&。

  無論是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換電站,還是光伏電站、新型儲能電站、風電站,真正將各類能源“串珠成鏈”的,是背後那位看不見的“智能指揮官”——虛擬電廠。展區大屏幕實時顯示着合肥虛擬電廠動態:光伏、儲能在內的1205.3兆瓦可調資源正在靈活響應調度,合肥虛擬電廠像一個“智慧能源調度師”,具備調壓、調頻、調峰三大功能,有效提升電能質量和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為電網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值得一提的是,國網合肥供電公司將合肥虛擬電廠升級為全國首個“5G+量子加密”虛擬電廠系統,安全性和負荷調控速度達國際領先水平。它成功完成車網互動規模化實測、分佈式光伏綠電中長期交易等任務,還參與長三角電力互濟,為全國虛擬電廠建設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合肥方案”。

  本次展會不僅是電力科技秀,更設置了綠電交易服務台,國網合肥供電公司專人在現場為企業解答綠電購買與使用問題,助力企業通過綠電消費提升國際競爭力。今年1月至8月,合肥市共有652家企業參與綠電交易,成交綠證166萬張,交易電量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

  “説到綠電,本次大會本身就是一場綠色實踐。我們協助大會主辦方購買了700張綠證,對應70萬千瓦時清潔電力,實現大會100%綠電供應,預計可節約標準煤234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04噸。自2023年以來,世界製造業大會已累計消納綠電超160萬千瓦時,為國內外大型展會低碳轉型樹立了‘合肥樣本’。”陳朔&&。(李岩)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