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望江縣緊扣“六大森林行動”目標,聚焦“三綠並舉”“四庫聯動”戰略部署,建設“高顏值、高價值、高品質、高質量”的綠美望江,實現林業生態建設與産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核心指標持續向好,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全縣森林蓄積量增至69.23萬立方米,濕地保護率穩固在59.78%,松材線蟲病實現“雙下降”。國儲林建設成為戰略支點,規劃面積10.3萬畝,成功獲批農發行11億元授信支持,首筆1.63億元貸款落地。創新採用“三權分置”改革模式,在太慈鎮、涼泉鄉試點流轉林地1700余畝,撬動林下中藥材加工、零碳産業園等超億元項目落地。
科創賦能産業興旺,生態富民成效凸顯。林業科技攻關成果豐碩,選育耐水香樟新品種,其耐水性高出普通品種6個百分點,為沿江濕地綠化提供優質種源;“搖錢樹”工程超額完成市級任務100.3%,28個村栽植苗木6.578萬株,鶴莊村示範片、陶寓村“十里桃花”等特色景觀提升農旅價值;林下經濟發展面積近10萬畝,安九線艾草種植年産值預計達200萬元,帶動農民增收。
綠色空間多維拓展,濕地修復築牢屏障。面對造林空間受限挑戰,望江創新綠美模式,長江岸線生態廊道建設與5萬畝楊樹林改造同步推進,兩年新增造林9241畝;農村“四旁四邊”區域激活綠化潛力,建成64個省級森林村莊。武昌湖濕地實施植被優化與小微濕地修復工程,建設315畝混交防護林,水質穩定達Ⅲ類,成為水鳥重要棲息地。
下一步,望江將加速國儲林項目EPC+O模式運營,深化林地“三權分置”改革;強化“搖錢樹”工程精細管護與聯農機制;推動油茶産業品牌化及林産品深加工;在長江灘地營建耐水香樟等特色景觀林帶,實施5萬畝楊樹低效林改造。(檀大鵬 田榮)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