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秋意漸濃,淮海中瑞農産品物流中心內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走進項目現場,一期園區內鱗次櫛比的倉儲式建築群映入眼簾,部分商戶正在組織人員搬運設備入駐;二期工地上,混凝土澆築的建築初具規模,切割機、電焊機等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工人們正在為項目收官做最後衝刺。
“當前一期已竣工驗收,招商率達到90%以上,各商戶正在緊鑼密鼓地裝修準備入駐。”淮海中瑞農産品物流中心項目負責人潘穩介紹道,“二期項目主體部分已建設完成,正在進行路面硬化和管網建設。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我們堅持安全第一、質量優先的原則,力爭早日竣工、投入運營。”
據悉,項目將建成八大交易區,即蔬菜、水果、糧油、水産、幹調、禽肉、日雜、凍品交易區。同時,建設智慧指揮、冷鏈倉儲、加工配送、配套商服、信息服務(電子商務、電子結算、電子監控、農産品質量溯源)、檢測檢疫、農産品展示及信息發布、垃圾處理及停車場等綜合配套中心。項目建成運營後,將為廣大經營商戶提供廣闊的平台,增強發展後勁,形成新的經營增長點。
今年7月,淮海中瑞農産品物流中心一期迎來了第一家入駐的商戶。該商戶採用倉儲式銷售模式,主要售賣廚房廚具等貨物。商戶負責人&&:“我們選擇這裡不僅是看中完善的配套設施,更看重園區打造的‘一站式採購’平台優勢。相信隨着淮海中瑞農産品物流中心的建成開放,將為我們店舖帶來更多客流量,也希望我們和眾多商戶攜手為更多濉溪人提供豐富完善的産品和服務。”
在項目一期,一座皖北地區單體最大、功能最全的冷庫已然建成。這座投資1億元、建築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冷鏈中心,配備16個可獨立控制溫度的冷庫單間,猶如園區的“心臟”。這一高標準冷庫的建成,將極大地提升濉溪縣生鮮農産品的儲存和運輸能力,有效解決生鮮農産品在流通環節中的保鮮難題,為本地農産品打通更廣闊的銷售渠道奠定堅實基礎。
正在建設的二期項目創新性規劃建設季節性果蔬交易大棚,為甘蔗、西瓜等時令果蔬提供便捷的交易平台,各商戶可直接將載滿果蔬的卡車開進室內大棚,無需裝卸貨即可進行交易,有效減少果蔬搬運過程中造成的經濟損失,讓農産品從田間地頭更順暢地走進千家萬戶,助力農民增收,惠及廣大消費者。
淮海中瑞農産品物流中心的建設是濉溪縣在完善農産品流通體系、保障民生供應方面的重要實踐。當項目全面建成投運後,將實現年批發交易物流配送100萬噸、50億元的規模,吸納就業3000人。不僅為農民增收致富搭建起重要橋梁,也將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豐富、新鮮、實惠的農産品,真正實現“保供應、穩物價、活流通、惠民生”的多重目標,為濉溪縣農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李蓮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