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故里:科技賦能中醫藥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09/11 11:23:45
來源:新華社

華佗故里:科技賦能中醫藥發展

字體:

  新華社合肥9月11日電 題:華佗故里:科技賦能中醫藥發展

  新華社記者郭晨、汪海月

  初秋時節,在華佗的故里——安徽省亳州市,一個中醫藥養生文化集市成為當地居民夜晚休閒和養生體驗的熱門去處。市民在這裡品嘗中藥茶飲,體驗針灸理療,向中醫名家問診,沉浸式體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夜市中,一台中醫體質辨識儀前排起了長隊,大家都在期待“問診”這位“智能中醫”。

  “該儀器通過模擬中醫號脈手法,在手腕、腳踝等多處穴位採集身體數據,經由智能軟體分析,可迅速生成一份詳細的中醫體質分析報告,為市民提供科學、實用的身體狀況參考。”亳州市中醫院醫生鄧君梅説。 

  9月7日,安徽省亳州市中醫藥養生文化集市上,亳州市中醫院醫生使用中醫體質辨識儀為市民測量身體數據。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在亳州養生會客廳內,一台“中醫AI舌診儀”同樣引人注目。該設備通過拍攝問診者的舌頭和面部照片,結合身體數據錄入與語音信息,模擬中醫診療中的“望、聞、問、切”,快速提供健康建議。

  “該設備整合了近百位中醫名家的診療經驗,並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模擬中醫專家面診。”亳州養生會客廳工作人員章帥介紹,該設備可對五百餘種健康狀態進行判斷,既能為市民提供健康建議,也可為醫生提供AI輔助診斷服務。

  安徽省針灸醫院院長董昌武説,“中醫AI舌診儀”利用大數據方式,根據中醫診斷原理,智能化處理中醫相關診斷要素,快速辨識個人的中醫體質及健康狀態,為傳統中醫診斷提供了輔助。

  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部署大模型系統,並創新構建了“數字人+AI小程序”服務體系;在江蘇無錫市中醫醫院,集合傳統中醫與現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人開始服務患者問診;熱敏灸機器人、中醫四診儀、3D足測儀等,亮相江西南昌一個中醫夜市。……一個個“智能中醫”在中國多地悄然上崗。

  近年來,科技賦能的作用不僅體現在中醫診斷領域,也體現在中藥生産中。

  記者在亳州市華佗國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廠區車間內看到,大型中藥材提取設備正有條不紊地運轉,工作人員只需將相關參數輸入智能控制系統,幾乎所有生産環節均可自動化運行。

  “將‘文火慢煎’的古法轉化為精準控溫,以現代科技為中醫經典名方賦能,是産出高質量中藥的關鍵保障。”華佗國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德峰介紹説。

  9月8日,安徽省亳州市華佗國藥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作人員在調試自動化産線相關數據。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自動化、智能化生産線可以避免因人工控制設備導致提取過程中穩定性不足等問題。“我們的核心産品‘救心丸’依然沿用華佗古方,但中藥材的有效成分卻由全智能數控設備精準萃取,能製成更優質的産品。”

  據亳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浩介紹,作為中國重要的中藥産業基地之一,該市建成醫藥類智能工廠4個、數字化車間11個,並成立數字化轉型示範園區,打造園區現代中醫藥工業互聯網平台等。

  在全世界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中藥材交易中心——中國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內,2800多種中藥材每天在此交易,其中高品質的中藥材原料始終是海內外客商競相追逐的“香餑餑”。

  “優質的中藥材原料核心在於優質的種子種苗繁育、標準化種植,這必須依賴科技賦能。”亳州興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組培中心質控研發部主管周雪娟説。

  她介紹,公司的育苗垂直農場項目場景頗具科幻感,數座小型“摩天輪”立體式種植架緩緩轉動,承載着數十種種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讓我們的種苗繁育水平再上新&階。”

  日前於亳州開幕的2025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上,“科技賦能”成為與會專家討論的高頻詞。專家們認為,只有緊跟科技創新帶來的産業變革,才能將科技賦能轉化為傳統中醫藥邁向新發展的重要機遇。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