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講解,我都仿佛在跟革命先輩進行跨時空對話”。這是安徽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2023級自動化專業本科生謝琳在渡江戰役紀念館做志願講解時最深切的感受。
謝琳是安徽大學“用青春實踐講述渡江戰役故事”暑期社會實踐校級重點團隊的負責人。暑假期間,她和團隊成員謝雅琳、汪詩云等把渡江戰役紀念館作為“思政大課堂”,累計進行了20余場的通館講解服務,服務大中小學生及其他游客近千人。
團隊成員馬可慧、孫閆珂、黃宇和陳果兒則製作《渡江記憶》系列短視頻,通過實地拍攝館內珍貴文物與志願講解場景,剪輯製作專題內容,通過媒體平台發布,在擴大紅色文化傳播覆蓋面的同時,引導廣大青少年進一步感悟渡江精神,堅定理想信念。
據了解,志願講解服務是安徽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思政品牌活動之一,該院共有10名大學生志願講解員通過渡江戰役紀念館考核順利上崗,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累計講解兩百餘場,服務游客1.5萬人,深受社會好評。2023年7月,由該學院聯合渡江戰役紀念館申報的安徽省“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獲批立項建設。(燕瑞)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