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舒城縣湯池鎮方畈村東升蝸牛養殖基地內的一排排恒溫大棚裏,白玉蝸牛正啃食着新鮮菜葉。這種蝸牛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深受市場青睞,成為當地村民增收的“致富蝸牛”。
據悉,方畈村立足本地資源,瞄準市場需求,引入白玉蝸牛養殖。蝸牛養殖基地負責人方德余介紹,其最大優勢在於“三低”:飼料以蔬菜葉、農作物秸稈為主,成本低廉;生長周期僅3至5個月,見效快;養殖場地不限,閒置房屋、庭院均可,適配農村實際。“以前種地收入不穩,現在跟着合作社養蝸牛,技術有人教、苗料有人供、成品有人收,一年能多賺好幾萬!”養殖戶方賢來一邊投喂一邊笑着説。
為推動産業規模化,方畈村東升合作社採用“合作社+農戶”模式,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種苗飼料供應及回收銷售全鏈條服務,徹底解決“養不好、賣不掉”的後顧之憂。目前,該模式已帶動多戶村民參與,養殖規模持續擴大。
“小蝸牛不僅能‘爬’出農戶錢袋子,更能‘爬’活鄉村産業鏈。”方德余介紹,下一步將擴大養殖規模,探索延伸加工、旅游等産業鏈條,讓蝸牛産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王濤)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