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睡眠管理:科學作息指南 助力成長黃金期-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08/01 16:26:18
來源:安徽省衛健委

孩子暑假睡眠管理:科學作息指南 助力成長黃金期

字體:

  暑假,本是同學們放鬆身心的寶貴時光。然而,假期中娛樂活動的豐富,常常導致生活節奏紊亂、熬夜現象增多,加之電子産品的過度使用,使得不少學生出現了日夜顛倒、睡眠質量下滑等問題。

  如何在享受假期樂趣的同時,養成良好睡眠習慣,避免開學時遭遇“倒時差”困擾?我們從科學角度出發,結闔家長與學生兩個維度,探尋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有效方法。

 家長篇:變身安眠保障者

  打造溫馨安心睡眠屋,創造優質睡眠好環境

  為孩子營造一個舒適且有助於安心入睡的臥室環境至關重要。選擇色調柔和的窗簾(避免紅色、橙色等過於鮮艷的色彩刺激),配備合適的床墊與高度適宜的枕頭,將室溫控制在20至25℃,濕度維持在40%至60%之間。同時,務必做好遮光與降噪措施,選用涼感床品以提升體感舒適度,讓臥室真正成為孩子心靈的休憩港灣,為優質睡眠奠定物理基礎。

  做孩子信任的情緒樹洞,傾聽支持好入眠

  家長應努力成為孩子值得信賴的情緒“樹洞”。通過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深入了解其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當孩子遇到困惑或難題時,與他們一同分析、探討解決方案,而非簡單粗暴地指責或命令。情緒的平和是高質量睡眠的重要前提,幫助孩子釋放負面情緒,讓他們能帶着輕鬆愉悅的心情安然進入夢鄉。

 以身作則,共同養成規律作息好習慣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應與孩子共同商議並制定一份暑期作息時間表,並盡可能堅持執行。家長自身需以身作則,帶頭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避免在孩子面前熬夜看電視、玩手機或進行其他可能干擾孩子作息的活動。在睡前,可以安排一些如親子閱讀、安靜的拼圖或下棋等有助於放鬆心情的活動,為孩子營造一個寧靜的睡前氛圍,引導其逐步養成規律作息的好習慣,從而建立穩定的生物鐘。

  學生篇:成為安睡主導者

  開啟睡前放鬆之旅,輕鬆進入甜美夢鄉

  睡前可開啟一段“放鬆之旅”:泡一個舒服的熱水澡,進行幾組簡單的拉伸動作,或進行幾次深長而緩慢的深呼吸,幫助身心從日間的活動中舒緩下來。避免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觀看情節刺激的電影或書籍,以防大腦過度興奮而影響入睡。堅持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上床,即使在假期也不例外。當身體形成穩定的生物鐘後,到了特定時間,困意便會如期而至,引領我們進入規律作息的良性循環。

 繪製假期歡樂藍圖,勞逸結合輕鬆入眠

  假期雖充滿歡樂,但也需要科學規劃。制定一份詳盡的假期計劃,如同繪製一幅美麗的藍圖,合理分配學習、娛樂與休息的時間,確保張弛有度。注意控制午睡時長,避免過長午睡影響晚間睡眠驅動力;杜絕睡前玩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屏幕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白天應積極參與戶外活動,如跑步、打球等,適量的運動能增強體質,有效助力夜間的良好睡眠。

  謹守睡前飲食之道,滋養身心安入眠

  飲食與睡眠息息相關。可以適量補充如牛奶、香蕉、杏仁等有助於促進褪黑素合成的助眠食物。晚餐宜清淡,避免高油、高糖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七八分飽為宜,睡前也不宜過多進食零食。尤其要注意,巧克力、可樂、咖啡、濃茶等含有咖啡因或能興奮神經的飲料,睡前應避免。通過合理的睡前飲食調控,避免過饑或過飽,為安心入眠提供良好的身體基礎。

  溫馨提醒

  睡眠,堪稱大腦的“清道夫”,而假期正是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黃金時期。暑期規律的作息不僅能幫助大腦修復神經元,更能深度清除代謝毒素,為身心健康保駕護航。家長與學生需攜手合作,家長做好“安眠保障者”,學生當好“安睡主導者”,從環境、情緒、作息、飲食等多個方面共同努力,確保孩子在假期中能享受到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

  在此特別提醒,如果孩子出現打鼾並伴有呼吸暫停、突發夢游或白天不可抗拒的嗜睡等異常現象,需及時就醫檢查,以排除潛在的睡眠疾病。(夏蘭)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