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南市八公山區在區委書記領辦基層治理項目中,探索推行“黨員中心戶”隊伍建設,聚焦嚴密黨的組織體系,充分發揮黨員中心戶“上聯支部下係群眾”的紐帶作用,擇優選戶、高效用戶、制度管戶,走好基層治理“最後一米”。“社區設立‘黨員中心戶’賦能基層治理”獲評全省“2024年度群眾廣泛歡迎的領辦項目”。
精準選配,激活基層組織“神經末梢”
“挂上這塊牌子,既是榮譽,也是責任和承諾。今後我將繼續努力,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八公山區新莊孜街道團結社區黨員楊懷成望著挂在家門口的“黨員中心戶”標識牌,激動地説。
為做好基層治理工作,八公山區結合轄區地域分佈和黨員結構等特徵,通過黨員自薦、組織推薦、群眾舉薦,重點從社區“兩委”委員、網格員、樓棟長等黨員群體中,擇優選出一批政治素質高、服務意識強、組織帶動好的黨員作為黨員中心戶。
按照“居住相近、人文相親、易於管理”的原則,建立“1+5+15”基層服務體系,即:每名黨員中心戶立足宣傳政策理論、收集社情民意、監督組織生活、服務&&群眾、協助小區管理5項職責,1個“黨員中心戶”&&5至10名黨員,每名黨員&&服務15至25戶群眾。目前全區共設立黨員中心戶586個,輻射黨員0.56萬名,覆蓋&&群眾3.5萬戶,形成“黨組織+‘黨員中心戶’+黨員+群眾”四級服務網絡。
多維賦能,鍛造基層治理“中堅力量”
“通過培訓和社區書記對我的指導幫帶,我熟悉掌握了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和作用。”八公山區山王鎮前進社區黨員中心戶王金書説。
為提高“黨員中心戶”素質能力,八公山區建立導師幫帶機制,選派42名社區黨委成員、小區(網格)黨支部書記幫帶指導“黨員中心戶”,圍繞黨的創新理論、基層治理實務、群眾工作等,通過談心談話、共辦活動、實踐指導,講方式、傳方法、教經驗、解疑惑。以理論授課、案例剖析、現場觀摩等方式,開展各類業務培訓10余場,“黨員中心戶”理論基礎、實踐水平、作用發揮得到全面提升。
同時,注重挖掘“黨員中心戶”中的“潛力股”,着力培育“政策理論宣講員”“學習培訓組織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志願服務幫扶員”等多元角色,帶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人數超2000餘人,持續壯大基層治理隊伍。
高效活用,暢通服務群眾“毛細血管”
“黨員中心戶”以“小切口”解題、“新思維”引路,在服務群眾實踐中築牢初心使命,在民生瑣事中提煉治理良方,在街巷阡陌間書寫基層治理的善治畫卷。
今年以來,八公山區累計開展各類便民活動1000余次,幫助群眾解決房屋漏水、排污管道堵塞等實際困難600余件。通過網格走訪、鄰里座談等方式,廣泛收集社情民意60余條,組織開展義務巡查、政策宣傳、入戶走訪等550余次,協助黨組織調解矛盾糾紛120余起,結對幫扶困難戶50餘人,認領居民“微心願”80余個,有效拉近了黨員、群眾之間的距離,切實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下一步,八公山區將持續深化“1+5+15”工作機制,着力在提升服務效能、完善激勵機制、賦能基層治理上下功夫,將“黨員中心戶”作為延伸組織觸角、&&黨員群眾的核心紐帶,推動構建&&無障礙、管理無盲點、服務無縫隙的治理體系。(李欣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