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7月25日電(周雨濛)“生物材料、生物能源未來需求量巨大,以秸稈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製造技術如大規模推廣使用,可一定程度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7月24日,在新華網“打造科創共同體 共育新質生産力”高質量發展思客會主旨演講中,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榮傑&&。

“豐原從2005年開始就研究秸稈纖維素技術,用纖維素糖生産纖維塑料、生物纖維,生産膠黏劑、油漆、塗料。”李榮傑在演講中,介紹了企業以自主創新生物技術,打造從農業廢棄物到高端生物材料的綠色産業鏈,培育綠色新質生産力的生動實踐。
新材料産業是新質生産力的基礎支撐,其發展水平和技術水平,直接關係着新興産業領域的競爭能力。近年來,安徽省新材料産業構建了“集群+基地+集聚區”格局。截至目前,已有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4個,獲批數居全國第三。

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生物基材料行業的“鏈主”企業,聚焦非糧生物基材料的關鍵技術,持續開展科研攻關和下游場景的拓展應用,重點打造生物化工、生物醫藥、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産業,生産聚乳酸類、氨基酸類、維生素類、醫藥原料和生物材料等系列産品。
據了解,豐原集團通過自主研發和對外合作,掌握了以澱粉糖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製造技術,以及以秸稈制糖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製造的技術。此外,經過持續科技攻關,豐原集團還延伸出塑料加工、紡織、工業及家用裝飾材料等六大産業集群,形成百億級生物基産業集群。
本次思客會由新華網主辦、新華網思客智庫承辦。來自政企學研用領域的數百名嘉賓齊聚安徽省合肥市,圍繞推進科技創新力量協同合作、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等議題展開跨界研討,為産業提質向“新”建言獻策。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