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滁州學院“智繪星光”支教團在大別山革命老區金寨縣花石鄉開啟為期兩周的暑期支教活動。
“智繪星光”支教團是滁州學院以人工智能學院學生為主體組建的支教隊伍,旨在用專業知識賦能鄉村教育,用AI彌補信息鴻溝,照亮鄉村孩子成長之路。
12年來,這支由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隊伍,輾轉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陪伴留守兒童度過一個又一個愉快的暑假。

7月9日,在金寨縣花石實驗學校,滁州學院支教隊員帶領孩子做游戲。 曹純攝
當日上午,支教團開始第一課,支教團成員、滁州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李銘羽教孩子們認識“AI”。第一次接受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孩子們興趣非常濃厚,圍在講&不肯離開、提問不停。

7月9日,金寨縣花石實驗學校,滁州學院支教隊員教孩子們使用AI工具。 曹純攝
此次支教主要以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為主,兼具課程輔導、心理輔導、普通話輔導等,還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手工製作活動,全面提升山區兒童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7月9日,孩子們展示在支教隊員指導下獲得的扎染成果。曹純攝
滁州學院高度重視加強支教團建設,注重提升支教隊員政治素養和實踐能力。支教團進駐前一天,師生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瞻仰了紅軍廣場,走訪了大灣村。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師生們聆聽講解,深入了解金寨革命歷史和紅色文化,深刻理解“忠誠、奉獻”的大別山精神。

7月8日,滁州學院支教師生在金寨縣紅軍廣場祭奠革命烈士。曹純攝
多年支教實踐中,滁州學院“智繪星光”支教團形成了“組織育人、實踐育人、科研育人”的育人模式。通過成立臨時黨支部,強化組織育人功能,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支教活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鼓勵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和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025年,滁州學院選派2名黨員教師指導,邀請專業教師進行培訓,選拔隊員皆為共産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金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