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舒城縣總工會聯合縣郵政管理局、縣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探索建立“1+1+1”新業態勞動者維權服務機制,通過“一體統籌、一網覆蓋、一站受理”,為新業態勞動者構築權益保障防線。
機制運行以來,三方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已研究解決重大問題10個;組建專業團隊,開展法律培訓和業務指導4次;設立“一站式”維權服務窗口,整合12351熱線、工會驛站等渠道,確保新業態勞動者“進得來、轉得暢、辦得好”。縣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芙蓉&&:“‘1+1+1’機制不僅僅是維權服務,還是服務民生、促進就業、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5月13日,舒城縣快遞行業集體合同簽約儀式舉行,10余家企業與570余名勞動者代表共同見證。該合同的簽訂,標誌着當地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邁入新階段。
“集體合同讓企業管理更規範,員工更有歸屬感。”申通快遞負責人徐樟富説。中通快遞女職工代表李露則&&:“有了孕産假明確規定,工作更安心了。”縣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於分評價,這份合同不僅為新業態行業企業和勞動者提供了法治保障,也為其他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法治創新思路。
為確保合同落地見效,縣總工會組織法律顧問深入企業開展普法宣講。中通快遞會議室內,律師沈菊正用通俗語言解讀合同條款,現場提供法律諮詢。與此同時,“1+1+1”機制快速化解了首起新業態欠薪糾紛,勞動者黃某的合法權益得到及時維護。
如今,舒城縣快遞行業勞動關係日趨和諧。這份成效,既展現了工會組織主動作為的責任擔當,也為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提供了可借鑒的“舒城經驗”。(李志成 芙蓉)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