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和文化”催生老舊小區蝶變-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06/21 15:01:48
來源:舒城縣委宣傳部

舒城:“和文化”催生老舊小區蝶變

字體:

  老舊小區治理是城市更新的難點,也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點。近年來,舒城縣城關鎮全力推進“紅色物業”小區建設,堅持黨建引領,以“和”破題,重塑治理格局,探索出“無事小區”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徑,成功解鎖治理難題,實現從“問題小區”到“無事樣板”的華麗轉身。

  紅色黨建,聚合“和”力量。舒城縣城關鎮龍舒花園小區於2004年建成,係該鎮最早標準化商住小區,有3500多名居民。隨着年代久遠,設施老化、管理滯後等問題凸顯,居民缺少“幸福感”。徹底解決小區“有人管、管得好”,構建紅色堡壘,聚合“和”力量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一環。

  2023年4月,龍舒花園小區黨支部正式成立。三里河社區工作者擔任支部書記,把“紅色堡壘”建在居民家門口,打造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三方合力治理新模式,構建“紅色治理鐵三角”。在小區黨支部領導下,小區網格化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發動小區內的黨員業主擔任樓棟長,把黨組織的“神經末梢”延伸至每一棟樓宇、每一個單元。建立了常態化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三方議事”機制,形成了“群眾呼叫、業委會響應、物業公司快辦、支部監督”的服務閉環。自從小區黨支部成立以來,紅色物業管理效能明顯提升,破解了“訴求、響應和處理“不及時和不暢通的局面。在此基礎上,小區黨支部還積極聯合三里河社區、城管和消防等單位,開展文明創建、消防安全等不定期巡查,引入專業法律顧問資源,提高居民法律知識,增強防範安全風險意識,匯聚了包括居民在內的小區多元共治強大合力。

  紓困解難,打通“和”堵點。直面老舊小區的歷史頑疾和民生痛點,是解鎖“和”密碼的關鍵。為此,龍舒花園小區黨支部把着力點放在為民紓困解難上,疏通民生實事堵點。

  通過城市更新項目實施,小區改造了老化的供氣供水管網,安裝智能安防監控系統,徹底排查解決消防及電梯安全隱患,讓居民住得安心。更換破損窨井蓋900余個,有效解決積水問題。科學規劃建成機動車位760余個,緩解小區停車難。鋪設透水磚、草坪磚1.5萬平方米,補植綠化2萬餘平方米,翻新路側石,小區綠化率得到鞏固提升。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改造升級智能安防系統,新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充電樁21處,安裝自助洗車設備,精心維護公共設施。建成了規範化的老年食堂與活動室,滿足老年群體和現代生活的多樣化需求。全新完善的基礎設施,讓老小區煥發了“青春”。

  創新服務,續寫“和”篇章。在服務中講“和”,在創新中昇華服務,龍舒花園紅色物業通過創新服務模式,續寫“和”的新篇章。

  依託紅色物業,設立了“和為貴”調解室,創新推出“居民議事會+專業律師+老黨員智囊團”三級調解機制,力求“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矛盾不上交”。由小區黨支部組織,定期召開業主與物業座談會,架起溝通橋梁。實現業主訴求和建議充分表達和及時反饋,問題可以面對面協商解決。實行小區公共事務事前、事中和結果全程公開,保障了業主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增進了互信,凝聚了共識。

  今年4月份以來,小區黨支部創新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做足紅色物業管理與服務的“繡花功夫”,不斷豐富志願服務內涵。便民維修解決小麻煩,愛心義剪傳遞大關懷。組織書畫歌舞活動豐富精神生活,增添社區活力;開展志願巡邏,護航社區平安;鄰里互助天天上演,“擦肩而過”變成了“攜手同行”的好鄰里。一串串暖心服務,如同縷縷陽光,點亮了居民的紅火生活,編織起一張覆蓋全小區的幸福網。

  走進龍舒花園,綠意盎然花香四季,鄰里和睦秩序井然。物業費收繳率高達99%,市長熱線投訴量趨近於零,物業從“對立面”變成“好幫手”,業委會成為“潤滑劑”,居民參與家園建設積極性提高,黨群凝聚力空前增強。龍舒花園小區治理生動實踐,詮釋了紅色物業小區賦能基層治理典範,解鎖了“禮之用,和為貴”的小區有效治理的“善治密碼”。(徐徽)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