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繡花功夫”繪就幸福生活新畫卷-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06/20 15:40:35
來源:新華網

合肥:“繡花功夫”繪就幸福生活新畫卷

字體:

  合肥經開區文錦新城新增20處非機動車停放點,容納量從300輛提升至850輛;高新區上鐵銀欣花園物業費收繳率由70%提升至97%,全年物業投訴量下降到個位數……這些變化,盡顯合肥精細化管理的“繡花功夫”。

  今年以來,合肥錨定城市高質量發展目標,將精細化管理作為城市治理核心戰略,以《合肥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方案》三年行動為綱領,加快提升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聚焦重點發力,整治提升城市環境

  合肥以三年行動為指引,聚焦道路交通、園林綠化、住宅小區等重點領域,健全城市管理標準體系,深入推進問題整治。在住宅小區治理上,黨建引領成為關鍵力量。在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的磬苑小區,面對物業撤場困境,社區黨委委託應急物業進場,黨支部聯合物管會現場辦公,清理遺留問題、盤活閒置空地增設停車位,並開展社區活動凝聚鄰里情。2025年,應急物業成功轉正,服務升級的同時物業費降低,獲業主廣泛認可。

  經開區錦繡社區紫雲花園小區成立“紅色物業”,黨員帶頭清理樓道、調解車位糾紛,半年內處理居民訴求120余件,鄰里矛盾減少60%。蜀山區稻香村街道金湖二村小區借助“周末議事廳”與“五步工作法”引入物業,聯合志願服務隊,讓建成於1998年的“三無”小區重煥生機;南七街道金環花園小區通過黨建引領完成老舊改造,4大類35項工程完工後,將構建協商共治長效機制。

  創新管理方式,科技賦能智慧治理

  合肥積極創新管理方式,深度運用大數據、5G等數字技術,拓展城市治理“一張圖”應用場景。高新區上鐵銀欣花園小區試點信託制物業模式,將物業服務費、公共收益設為共有基金,依託數字化管理實現賬目透明。同時,小區引入智能門禁系統、高空拋物監測攝像頭和AI巡邏機器人,實現人員&&精準管控,高空拋物事件減少80%,安全隱患實時預警。

  肥西縣創新智慧監管模式,通過攤點管理系統生成專屬二維碼,實現“一攤一檔”;建立線上考核與退出機制,實現問題整改閉環。同時,上線智慧渣土管理系統與“建築垃圾消納”小程序,實現建築垃圾全流程精細化管理。科技的力量讓城市管理更加便捷高效,讓市民切實感受到智慧生活的便利。

  提高綜合治理效能,優化城市功能品質

  合肥一體推進城市規劃建設治理,開展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優化基層治理體系。高新區長寧中心運用“四拳出擊”治理河道,借助科技摸底、三隊聯動整治、工程治理、全域宣傳,實現河道生態提升;同步完成25萬平方米復綠、21萬平方米花海建設,讓荒地、菜地換上“新衣”。瑤海區火車站實現“四網合一”智能管理,聯合執法隊24小時值守,“火車頭”志願隊提供人文服務,擦亮城市窗口,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

  蓮花社區明珠居民區通過網格化管理,每月“兩委接待日”聯合多部門為居民服務,挖掘紅色小管家採集民情,運用“四事四權”工作法解決群眾難題,開展多樣活動密切黨群&&,基層治理體系在實踐中不斷優化。

  注重共治共享,構建城市管理新格局

  合肥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市民文明素養,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共享”的城市管理大格局。蓮花中心清蓮社居委組建“專班巡查+黨員帶頭+志願參與” 隊伍,聯合物業每日巡查,對商戶實施“宣傳-整治-長效”管理,打造“網格員+黨員+紅色小管家”志願服務網絡,並聯動高校開展環境整治。

  芙蓉社區發動市民街長參與文錦新城小區治理,通過走訪民意推動車位改造。經開區臨湖社區推行垃圾分類積分制,祥園小區分類準確率從55%提升至92%,越來越多市民主動成為城市管理的參與者、監督者,凝聚起城市治理的強大合力。

  從老舊小區煥新到智慧街區升級,從生態河道治理到便民服務創新,合肥以三年行動為藍圖,以基層實踐為支撐,持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未來,合肥將繼續深化創新,在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為居民繪就更美好的幸福生活畫卷,讓城市既有“顏值”更有“內涵”。(張樂樂)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