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廬陽區:以“精儀”之筆繪就創新版圖-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05/14 15:11:08
來源:廬陽區委宣傳部

合肥廬陽區:以“精儀”之筆繪就創新版圖

字體:

  5月13日,合肥市廬陽區舉行“儀路向新 廬陽同行”儀器儀表産業發展座談會。會上,廬陽區與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産業集聚等領域深化協同,推動産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助力廬陽區打造國産高端儀器儀表新高地。

  

  會議現場

  創新引領 淬煉産業硬實力

  作為計量的載體,儀器儀表是探索與塑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從智能製造到能源化工,從環境監測到生命科學,儀器儀表貫穿千行百業。

  不同於智能家電等産業的“大體量”“大塊頭”,廬陽區的儀器儀表産業凸顯“小而美”的硬實力。在合肥廬陽大數據産業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安徽中科熱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熱儀”)董事長丁延偉帶領研發團隊攻關壓卡材料測試技術。

  

  安徽中科熱儀科技有限公司丁延偉團隊

  “我們自主研發的三維微量熱、多通道微量熱等精密分析測試儀器産品,性能已經比肩頂尖産品。”丁延偉&&。這家成立僅一年的企業,已與中國科學院多個研究所和多所院校簽訂意向訂單,預計三年營收突破5000萬元。

  連續七年蟬聯“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首登“全省製造業綜合實力十強區”榜單……廬陽深諳“欲善其事,必利其器”的創新打法,將儀器儀表作為重點布局的新興産業之一。近年來,廬陽區錨定“2+3+X”産業發展方向,鞏固提升金融、商貿兩大優勢産業,培育壯大光電與儀器儀表、軟體與信息技術、新能源三大新興産業,前瞻布局聚變能源、深空探測等未來産業。

  目前,廬陽區重點培育的儀器儀表産業已形成獨特競爭力——皓宇芯光研發的極紫外激光器填補國內空白,中科太赫茲的安檢設備進駐軌道交通站點,安信瑞德專注閥片研發製造二十載,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行列。2024年,廬陽區全年新增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全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9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74家;新增高價值發明專利120余件,登記科技成果200余項,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119億元、同比增長25%。

  載體賦能 構建産業新生態

  隨着儀器儀表産業正式邁入萬億元時代,廬陽如何直面發展空間現狀,競逐新的賽道、塑造新的動能?科學儀器産業園的開工建設揭示了答案。在大楊鎮董鋪路和大楊南路交口南側,科學儀器産業園塔吊林立、機械轟鳴。這個總投資約10.8億元、總用地面積105.9畝的“産業新地標”,規劃建設研發中試基地、檢測認證中心、企業孵化器等功能板塊。

  廬陽區正以“一港七園”傳感産業格局重塑創新版圖,創新打造合肥國際傳感智造港。這裡,除了有科學儀器産業園、“芯廬州”集成電路産業園、智能傳感器産業園等創新載體作為“家底”,還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等“科研國家隊”的頂尖力量加持。同時,厚植“科大硅谷”、未來大科學城的創新策源沃土,以豐富的創新資源和良好産業配套能力賦能儀器儀表産業發展。

  

  在廬陽區,中科太赫茲、安信瑞德等企業拔節生長,“高端科學儀器國産化突圍之路”等主題沙龍氣氛熱烈,政府、企業、協會攜手共築高端儀器儀表技術突破的“強引擎”……隨着政策、載體、資本的多維賦能,“小而美”的儀器儀表星火漸成燎原之勢。2024年,廬陽區地區生産總值達1323.84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居四城區首位;全區規上光電與儀器儀表企業69家,光電與儀器儀表等三大新興産業營收增長超13%。

  “未來,我們將聚焦傳感器、精密儀器儀表、倣真等細分領域靶向發力,招引一批研發、設計總部企業,以産業突破助力發展突圍。”廬陽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該區還將全力構建“基礎研發—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場景應用”的全鏈條創新生態,為儀器儀表産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邁進打牢基礎。同時,持續深化落實“政企有約”懇談會、“局長接辦日”等服務機制,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千方百計為企業紓困解難,努力培育形成“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鬱的創新生態。

  實驗室裏的執着攻堅、産業園中的機器轟鳴、科學沙龍的思維碰撞,共同勾勒出區域新質生産力的生長曲線。廬陽區正以“精儀”為筆,書寫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的“雙優”答卷。(王凱)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