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學院:博士顧問引活水 校地合作開繁花-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05/08 14:36:03
來源:滁州學院

滁州學院:博士顧問引活水 校地合作開繁花

字體:

  近年來,滁州學院積極響應號召,充分彰顯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在校地深度合作的基礎上,聯合地方組織部門開展“博士顧問”人才交流模式,選派21名優秀博士奔赴瑯琊區、全椒縣政府部門挂職,以人才活水澆灌創新沃土,校地合作開出朵朵繁花。

  校地聯合舉制,博士師出有名

  滁州學院黨委組織部、社會合作處與瑯琊、全椒地方組織部充分謀劃,精心組織,以需求為導向,共同打造了人才優勢與地方需求精準匹配的挂職模式。

  地方按需引才。瑯琊區、全椒組織部門充分徵集轄區內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人才需求,制定了“博士顧問”挂職專項方案:博士挂職單位行政副職,任期1年,期間圍繞技術服務、科學決策、人才引進開展工作,對相關任務制定量化指標。

  學校按需配才。滁州學院收到地方需求後,積極動員專業方向符合需求的博士人才報名,校地聯合製定選拔方案,開展博士顧問面試選拔,校內專家與地方領導共同擔任面試官,保證選派博士可為地方所用。

  政策保障安才。地方參照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對於挂職博士給予人才補貼,對於博士開展的産學研合作項目,最高給予30%的獎補支持,學校對於挂職認定合格博士在職稱評聘、績效評優等方面給予優先推薦。

  發揮專業所長,破解發展難題

  王濤是滁州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滁州市“113”無人應急裝備産業創新團隊帶頭人,現在他又多了一重身份——瑯琊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挂職)。作為國內智慧應急領域專家,王濤發揮自己專業優勢,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內澇災害預警”在應急部門的應用,開發“多源數據融合預警平台”,整合氣象、管網、交通實時數據,解決了瑯琊區的內澇災害預警信息化升級難題。

  像王濤一樣,為地方發展破題的博士還有很多:挂職全椒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劉歡,推動新一代地理信息技術在國土資源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地方自然資源管理效能;挂職瑯琊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的趙國柱,面向地方工業企業組織舉辦了“人工智能+”政策宣貫暨企業懇談會系列活動,深入淺出地為企業剖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生産管理中的應用前景,為重點製造業領域智能化轉型領航賦能;挂職全椒縣發改委副主任的張曉萌在查閱蒐集大量文獻與數據的基礎上,深度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編制,為地方政府科學決策給出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意見與依據……

  這些博士們充分履行了挂職幹部職能,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一遍遍從複雜地方需求中梳理出可落地的技術解決方案,發揮了“技術翻譯者”的作用,打通科學應用的‘最後一公里’。

  築強校地紐帶,輸送創新資源

  安建魯在本次“博士顧問”人才交流中挂職瑯琊科技局副局長,近一年來,他跑遍了瑯琊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企業,蒐集了企業技術需求近百項,他把這些需求及時反饋回滁州學院,學校積極組織領域對口的教師與他一起赴企業交流調研,聯合企業開展産學研項目合作十余項,有效解決企業在功能性食品開發、高端裝備製造、智能化産線升級等領域的技術難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升近500余萬元。“産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高校力量支持,滁州學院為我們送來了優秀的挂職幹部,就等於把學校的科技人才資源深深地注入了瑯琊。”瑯琊區科技局局長徐晶晶説。

  同樣,挂職全椒縣科技局副局長的高星是先進儲能材料領域的青年學者,他多次組織學校教師赴全椒化工園區開展調研,推動學校與全椒南大光電、博泰電子、元雋氫能圍繞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等方面展開闔作,解決企業技術問題13項。“本次挂職交流是我一次寶貴的機會,為我返回學校後緊密圍繞産業需求開展研究打下了基礎。”高星説。挂職全椒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的王海濤積極推動園區建設中基礎設施優化與智慧化改造和結構安全,建立“一企一檔”,針對中小企業無力自建檢測中心,材料送檢周期長、成本高的痛點,積極推動“共享實驗室”模式,整合滁州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實驗室資源,向開發區企業開放,提供“線上預約-快速檢測-報告反饋”一站式服務,有效解決了企業發展問題。

  “未來,滁州學院將進一步聯合地方打造幹部與人才交流的創新機制,為地方輸出更多優質人才資源,充分發揮挂職教師工作成效,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滁州學院黨委組織部部長丁榮祥説。(李偉濤 黃帥)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