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4月16日電(周雨濛)4月16日上午,在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奮發有為往前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安徽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吳勁松介紹了安徽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2.69%,居全國第7,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區域創新能力連續13年保持全國第一方陣。”吳勁松介紹,去年以來,安徽省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奮力推動“三個往前趕”。“天元”量子模擬器在全球率先取得重大進展,自研“天都”試驗星實現我國首次繞月編隊飛行。無精密掩模版蒸鍍技術、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等打破國外壟斷,科技創新對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2025年,安徽省將全力推進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建設,啟動量子計算研發平台等建設,謀劃實施量子通信網絡重大應用工程。建成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爭創國家磁約束核聚變技術創新中心。高標準建設天都實驗室,推動牽頭發起國際月球科研站大科學工程。
在高能級創新平台上,持續開展全國重點實驗室培育爭創,推動組建量子通信、智能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按照“成熟一個、建設一個”原則,創新體制機制,紮實推進生物育種實驗室、開陽實驗室等省實驗室建設運行,支持企業牽頭、産學研聯合組建一批省重點實驗室和省(特色)産業創新研究院,高標準啟動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安徽)建設。
此外,安徽將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企業,支持其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省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建設高能級科創平台,同時,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開展企業創新積分制工作,遴選12家銀行研發專屬的“積分貸”産品,緩解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在科産融合方面,安徽將加快培育發展量子科技、通用智能、生命科學等未來産業,全面推進量子科技和産業中心建設,力爭全省量子領域企業達100家、專業人才達3000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省級“人工智能+”應用示範標杆場景10個左右。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體系,優化升級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建設統一的科技大市場。依託“科大硅谷”“鳩茲科創灣”等打造場景創新示範區,遴選發布一批機會清單、能力清單和標杆案例清單。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基地、頂尖孵化器、新型研發機構等公共服務平台,構建“政産學研金服用”融通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