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驗室到産業化 “中國環境谷”科技成果轉化跑出“加速度”-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04/12 16:27:46
來源:蜀山經開區

從實驗室到産業化 “中國環境谷”科技成果轉化跑出“加速度”

字體:

  在合肥蜀山經開區“中國環境谷”內,一面面挂滿專利證書的墻見證着科研團隊從實驗室到産業化的華麗蛻變。這裡不僅是技術攻堅的戰場,更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加速器”。近年來,“中國環境谷”通過政策賦能、産業鏈協同和資本助力,成功孵化出一批環保科技領域“硬核”企業,將光譜監測、激光雷達等尖端技術從論文推向市場,為守護藍天碧水注入“硬核”力量。 

中國環境谷。

  聚焦科技創新 激發企業活力

  近年來,依託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安徽大學等大院大所,“中國環境谷”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蜀山區不斷優化創新生態,積極培育引導谷內企業投身創新發展實踐,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數字化建設,促進産業升級;以科技創新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走進合肥中科紅外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內,研發人員正在緊張地進行新産品研發。合肥中科紅外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是在中國科學院相關政策支持下創立的産業化平台,專注國産化紅外光譜精密分析儀器工程化開發和行業應用。 

合肥中科紅外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研發人員在進行産品研發。

  危險氣體泄漏事故現場通常成分複雜、危險性高、人員無法靠近,石油石化生産部門、環保監測業務部門、應急管理部門需根據泄漏氣體成分、濃度和方位制定相應的處置方案。

  近年來,中科紅外的研究團隊攻克了這一難關,研發出高性能干涉儀和光譜解析算法核心軟硬體技術,推出ZK-FTIR-GS1000型氣體泄漏遙測成像儀。“該儀器可精確解析ppmm(百萬分率)量級的污染氣體,快速獲取污染狀況。”中科紅外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産品已經在化工園區氣體泄漏預警應用場景實現進口設備替代,2024年,公司訂單業績突破8000萬元。

  優化科創生態 創新成果轉化按下“加速鍵”

  安徽岑鋒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國科學院光學專業博士團隊於2022年5月創立,公司擁有多項核心自主知識産權,成果廣泛應用於環保、氣象及工業等領域。  

  在“中國環境谷”精準助力下,岑鋒科技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聯合成立激光光譜監測裝備與應用創新發展部,搶佔技術制高點。短短一年,公司便接連入選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並獲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環保裝備示範企業稱號。同時,對接石油、化工等行業的頭部企業需求,讓技術研發直擊市場痛點。

  為支持“中國環境谷”建設,蜀山區設立節能環保産業專項基金,推出“科創貸”“戰新貸”“戰新券”“環谷貸”等金融産品,總規模已達5億元,重點支持節能環保等産業、企業、重點項目發展。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産業基金母基金規模達120億元,為“中國環境谷”崛起提供強勁動力。

  “我們培育的不是單打獨鬥的企業,而是能互相咬合的綠色齒輪。”“中國環境谷”平台運營公司蜀峰環境負責人説,在“中國環境谷”的沃土上,科技成果轉化的故事仍在續寫。這裡匯聚的創新基因與産業生態,正孵化更多“創新先鋒”,不斷實現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産業化的轉化,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中國方案”。(許婷婷 徐明 季雲岡)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