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古韻新風相輝映 繪就和美鄉村新圖景-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04/07 14:45:39
來源:黟縣農業農村水利局

黟縣:古韻新風相輝映 繪就和美鄉村新圖景

字體:

  春日,走進黟縣碧陽鎮碧山村,粉墻黛瓦的徽派民居錯落有致,金黃的油菜花隨風起伏,清澈的溪流穿村而過,三五成群的游客或在碧山書局靜享閱讀時光,或在儺舞基地感受農耕文化。近年來,碧山村以“千萬工程”為引領,深挖文化底蘊,發展特色産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和美鄉村”建設之路。

  文化傳承:讓古村落煥發新生機

  碧山村內保存完好的祠堂、耕讀園等古建築,見證了徽商“賈而好儒”的歷史傳承。“我們始終堅持‘四本原則’用本土工匠、承本土工藝、取本土石材、融本土理念,對村莊進行整體提升,讓鄉村煥發原生態魅力。”碧山村黨委書記汪懷遠&&,和美鄉村建設以來,完成了雲門塔、先春塘、楓樹嶺等多個節點打造,碧西片區實現從舊貌換新顏的華麗轉身,碧東片區通過精準業態植入,完成整體品質全面升級。通過引進碧山書局、豬欄酒吧等業態,讓古村落煥發新生機。如今,這些改造後的文化空間不僅成為游客打卡點,更成為村民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園”。

  産業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在碧山村南側的生態農場裏,村民正忙着採摘有機蔬菜。“這些蔬菜直供村裏的民宿和農家樂,價格比市場價高出10%,一年能多賺1萬多元。”汪大姐笑着説。碧山村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産,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目前全村已發展精品民宿15家,創意小店26家,帶動就業200餘人。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2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500萬元。“我們發起‘蘿蔔計劃’,通過電商平台推出‘蔬菜盲盒’,讓村民自種的富餘蔬菜走上城市餐桌。”拜年山生態農場負責人介紹,通過統一標準、統一包裝,村裏的有機蔬菜等農産品附加值提升了30%,帶動村民戶均增收2000余元。

  治理創新:共建共享和美新家園

  傍晚時分,村民議事亭裏熱鬧非凡,村民們正在討論如何完善村規民約。碧山村創新推行“黨建+網格”治理模式,將全村劃分為10個網格,由黨員擔任網格長,及時解決群眾訴求。村裏還成立了“五老調事團”,參與村務調解,化解矛盾糾紛。同時定期舉辦舞龍、儺舞等傳統民俗活動,年終的“村晚”更成為全民盛會,文明鄉風日益濃厚。談及未來,汪懷遠信心滿滿,“要讓碧山村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和美鄉村樣板。”(文勇)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