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蕪湖市繁昌區平鋪鎮新林社區,村幹部正在進行網上直播帶貨。帶貨的農産品,就是村民們利用閒置土地種植的小香薯。
“這次我們社區黨委牽頭,盤活130畝閒置土地種植小香薯的共富田園,創新‘薯菇輪作’模式,利用廢棄秸稈種植赤松茸,土地效益持續提升,小香薯、赤松茸産業目前已經帶動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35萬元,幫助800餘人次農民就業增收。”來自安徽師範大學的新林社區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陳健介紹。
近年來,除了將“閒置田”變成“聚寶盆”,新林社區還依託當地氣候優勢,聯合在外優秀鄉賢返鄉創業,流轉210畝低效林地,種植黃桃、青梅等高附加值水果的共建果園,引入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開發果幹、青梅酒等深加工産品,打造“桃出新林”品牌。從2015年起,社區每年舉辦桃花節、冬桃採摘節等系列旅游文化活動,吸引眾多游客慕名而來。
此外,林社區還採取"土地共享+勞動共享+成果共享"的運作機制,打造沉浸式農耕教育場景。目前,新林社區駐村工作隊已聯合安徽師範大學以及新林九年制學校等開展勞動研學活動10余場,吸引500余名學生參與。
在新林社區新建的農旅驛站中,展銷、服務、體驗一體化的建構方式,讓游客眼前一亮。“我們希望通過驛站搭建城鄉互動的平台,既讓游客感受鄉土文化,也讓村民的優質農産品走出去。”陳健介紹,農旅驛站已註冊“新有所薯”品牌,通過標準化生産、文創包裝和電商推廣,去年特色農産品銷售額突破80萬元。
新林社區通過構建“共建果園+共富田園+共享菜園+農旅驛站”的“三園一站”産業體系,形成集勞動研學、桃梅套種、復墾輪作、農産品銷售於一體的綜合發展平台,有效推動農民就近就業增收。2024年,該社區集體收入達280.6萬元。(劉冠琪)
【糾錯】 【責任編輯:李東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