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至24日,一場以“包公桑梓地·清風頌千年”為主題的包公文化日活動在包公故里文化園舉行,肥東、合肥、開封、肇慶四地聯動,合力擦亮包公文化品牌,推動區域文化經濟協同發展。

活動現場,肥東縣以包公故里文化園戲&、包宅、府衙實景為舞&,緊扣故里文化特點,融入包公故事,精心創編的“兒時”“還鄉”“斷案”三大實景演出,讓觀眾穿越時空,身臨其境感受包公“孝、廉、智、正、忠”的優秀品質。
三大實景演出按照包公成長的人生軌跡,分別講述了少年包公在家鄉讀書的趣事、青年包公在家鄉孝老奉親的故事、中年包公外出為官秉公判案的故事,通過傳神的演繹,讓包公品質具象化地走到游客面前,夯實包公故里文化根基。
當日,肥東縣同步舉辦了首屆包公杯·全國微型小説大賽頒獎儀式,推介了“包公源”文旅項目,這是肥東縣矢志不渝弘揚包公文化,擦亮“包公故里文化名片”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肥東縣深入挖掘包公文化內涵,精心打造了三大特色IP,持續擦亮“包公故里文化”名片,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文塑旅,打造精品文旅項目IP。肥東縣依託包公出生地、包氏宗祠等古遺跡,投資近2億元,打造了佔地約5.1公頃,宋朝建築風格,集人文、生態、文化為一體的包公故里文化園景區,並以該景區為核心,採用安徽省最美農村路青天路“彩線”,串聯起合肥近郊第一高峰浮槎山、合肥地區最大的房車露營地——途居合肥包公源房車營地、棋盤石書院、潛龍宮等文旅“明珠”,形成包公故里文化旅游圈IP,吸引游客前來打卡。
堅持以旅彰文,打造多彩文旅活動IP。從520愛情隧道詩會到“搜貨計”嘉年華活動,從“全國名家看肥東”大型文學采風活動到“包公杯”全國書法篆刻大賽,從“我在包公家鄉等你”浪客肥東行活動到“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截至目前,肥東縣舉辦了數十項文旅活動,唱響了包公故里文化旅游系列活動IP,借游客之足、名家之筆、達人之言,成功出圈。
堅持以創促融,打造爆款文創産品IP。聚焦包公故里文旅資源,兼具美觀性和實用性,肥東先後研發了書簽、冰箱貼、筆記本、帆布包等30餘款包公故里系列文創産品,代表肥東縣、合肥市參加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旅游日合肥主題活動、合肥文博會、第六屆成都創意設計周、上海長三角文博會等展會,成為擦亮“包公故里文化名片”的又一張特色IP。
從肥東的桑梓炊煙到合肥的啟蒙勤學,從肇慶的端硯墨香到開封的清正嚴明……縱觀包公的足跡,是一部行走的孝廉史詩。本次活動最大的亮點是肥東縣與合肥、肇慶、開封等地攜手,共築包公文化傳承發展的“精神長城”。
活動現場,來自合肥、肇慶、開封等地的文旅代表,依次登&向游客分享各地的包公文化與旅游資源,並聯合發布了具有紀念意義、涵蓋多個地區包公文化旅游景點、融入包公文化元素的“包公文化印記”聯票,讓游客盡享一票在手暢游包公文化景區的奇妙樂趣。
“一紙通聯南北,文化跨越山河。作為包公足跡地之一,我們希望大家各‘炒一盤’文旅菜,共同辦好包公文化‘一桌席’,以聯票為鏈,全面展示包公文化的豐富內涵,更廣泛地傳播包公文化,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包公文化品牌,推動區域文化經濟協調發展。”肥東縣相關負責人&&。(彭紅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