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合肥1月22日電(周雨濛)今年安徽“兩會”期間,安徽省人大代表、寧國市津河學校副校長藍紅英表示,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尤為迫切和重要。
“當前中小學生‘小眼鏡’‘小胖墩’、脊柱側彎、心理健康等問題突出。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還對其學業成績和未來生活産生負面影響。” 藍紅英認為,當前“教聯體”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面臨諸多挑戰和問題,如各方職責不明確、協同機制不健全、資源整合不充分等。
為此,藍紅英建議,建立由政府統籌、部門協作、學校主導、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並制定詳細的工作流程和協同規則,確保各方在“教聯體”建設中有章可循、有序參與,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商討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藍紅英還建議,建立科學合理的監督評價機制,制定針對“教聯體”建設以及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成效的評估體系。對表現優秀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存在問題的及時督促整改,確保“教聯體”建設持續健康發展,切實發揮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積極作用。
在藍紅英看來,家校社三方都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應加強資源整合,拓展育人空間。學校可以邀請家長參與教學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共同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支持;家庭可以利用社會資源為孩子提供實踐機會和環境,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社會資源單位可以向學校和學生開放其教育資源和服務設施,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成長體驗。全社會凝聚“人人、事事、時時、處處”育人合力,共畫青少年健康成長“同心圓”。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