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鳳陽文旅走過了充滿挑戰與機遇的2024年。
這一年,鳳陽文旅玩法頻頻出圈,旅游熱度不斷攀升,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旅游數據不斷刷新,城市品牌擦得更亮。獲得世界級榮譽表彰1項,國家級榮譽表彰5項,省級榮譽表彰20項。
項目牽引 賦能文旅産業發展
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鳳陽縣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建設高品質旅游強縣的方案》,完成《鳳陽縣旅游産業發展專項資金獎扶辦法》修訂,完成全縣旅游資源普查,圍繞旅游産業發展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大包乾紀念館展陳、朱元璋出生地布展、鼓樓鳳陽府布展、明皇陵標識標牌以及午門、涂山門遺址保護工程等文旅項目順利完工。加大招商力度,總投資額6.1億元的洪武宴大酒店、寶麗宴會中心、明發鳳陽飯店簽約投産。
文旅品牌創建再創佳績。小崗村獲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榮譽稱號,被評選為省“休閒旅游精品示範村”、省十五佳紅色旅游康養基地、省二十佳館校共建紅色旅游教育基地;鳳陽縣入選長三角(安徽)“療休養+紅色”十佳縣(市、區);鳳陽山旅游區入選“安徽省避暑旅游休閒目的地”;明中都文化旅游區被評為“皖北消費新場景皖中區域十佳”“2024年度皖美消費新場景優秀場景”;卸店村、大王府村入選“休閒旅游精品示範村”;小崗村宿、卸店小院入選皖美“金牌民宿”。
挖掘特色 助力營銷出圈出彩
宣傳營銷成效顯著。精準策劃營銷賣點,拓展長三角市場。開展品牌達人采風踩線活動,躋身“皖美假日”抖音話題榜前十。按照“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要求,成功舉辦首屆大明文化旅游節、“明禮中都 喜迎國慶”鳳陽大明文化系列活動暨非遺文化展演進景區、小崗“國慶七天樂”系列活動、七夕節明制集體婚禮等大型活動共10余場。
消費活力持續釋放。開展文旅促消費行動,發放文旅消費券50萬元,引導景區、民宿&&聯票、優惠、穿漢服免費游等促銷費政策。完成全縣文旅領域永居證適配性改造,促進景區支付便利化。
文化惠民 點亮群眾幸福生活
加強公共文化空間建設,舉辦“送戲進萬村”“送戲+旅游”、2024年鳳陽縣春節聯歡晚會、非遺民俗鬧新春踩街、“民生杯”文藝匯演、夏季廣場納涼晚會、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全民閱讀等文化惠民活動共計3100余場,惠及群眾超100萬人次。圓滿承辦中國乒乓球俱樂部甲C比賽等重大賽事。
優秀傳統文化賡續傳承
文藝創作展演爭優創新。推進歷代鳳陽詩詞整理、鳳陽地方志叢書點校、朱元璋故事傳奇整理。泗州戲《請灶王》入選2024年度安徽省戲劇孵化計劃。
非遺保護傳承推陳出新。新編鳳陽花鼓與評彈《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曲藝節目獲全國第十三屆曲藝牡丹獎決賽節目獎提名獎。成功申報3名鳳陽花鼓省級非遺傳承人和1名鳳陽民歌省級傳承人。
承辦首屆長三角曲藝名家新秀走進安徽鳳陽活動、安徽省首屆“民間吹打樂”集中交流展演。鳳陽花鼓、鳳陽民歌應央視邀請,赴北京錄製《豐收集結號》。
文物保護利用持續加強
推進《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文物保護規劃(修編)》,午門、涂山門建成開放,外金水橋、宮城環境整治三期(一標段)、承天門等保護展示有序推進。
《鳳陽明中都皇故城午門須彌座石雕保護工程》入選“2024年度安徽省文物保護優秀項目工程”,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入選“安徽省十大文物主題游徑——唯石可言段”。高水平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覆核“三普”文物點193處,摸排新的文物線索96條。
組隊參加省市文旅文物消防比武,獲文旅組全省第二名、文物組全省第一名。
聯合安徽博物院舉辦《天下中都——明洪武時期精品文物展》,入選2024年11月全國10大熱展,網絡直播看展人次達1000萬。(蘇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