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亳州市依託豐富的秸稈資源和産業基礎,“秸”盡所能,變廢為寶,多措並舉推動秸稈資源化利用和産業化發展,引導秸稈産業從作坊生産到現代産業升級,帶動鄉村産業發展、環境改善和農民收入提高,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共贏,有力促進了鄉村全面振興。
政策引領,保升級。印發《亳州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實施細則》《亳州市“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實施方案(2023—2030)》等文件,深入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技術,大力培育秸稈利用企業,形成秸稈離田、加工、銷售的全産業鏈條。2017年至2024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由89.9%提升至95.83%,産業化利用率由28.15%提升至61.1%,年利用秸稈500噸以上規模企業數量由95家發展到395家,實現了量質齊升。
模式帶動,促升級。積極探索推廣應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秸稈利用模式,渦陽縣開創秸稈競拍先例,創新探索“政府+秸稈收儲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秸稈競拍新模式,該模式獲農業農村部認可,並向全省全國推廣。蒙城縣借助合同能源管理,創新形成集秸稈收、儲、運、加、轉、銷於一體的“熱能託管”模式,有力推動了秸稈綜合利用産業降本增效。譙城區依託豐富的中藥材秸稈資源,形成穩定的“中藥材秸稈收儲運—肥料化利用—高品質中藥材種植”綠色産業發展模式,並拓寬在食品、保健等行業利用價值,實現效益最大化。
科技支撐,強升級。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支持企業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科技研發和應用,大力培育農業新質生産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安徽上元集團成功組建全市首個秸稈綜合利用博士後工作站,開展秸稈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産學研聯合攻關。安徽特斯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利用小麥秸稈生産農田地膜、一次性餐盒等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等基礎上,研發生産秸稈3D打印線盤材料,打開海外市場,年消納秸稈1萬餘噸,銷售收入超億元。
秸稈産業升級,促進鄉村振興。依託全國高品質肉牛、肉羊、生豬優勢養殖區,在全省率先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結合小麥、玉米等秸稈基料化利用,大力實施食用菌産業振興行動。鼓勵秸稈綜合利用企業積極打造就業增收平台,提供秸稈打捆、裝卸、運輸、儲藏、加工等就業崗位,規模化秸稈企業帶動5800多人就業,實現就業、務農、照顧家庭“三不誤”。累計建設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238個,設置露天秸稈收儲臨時堆放點(場)724個,實現秸稈收儲運網絡鄉鎮全覆蓋。全市建設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範村17個,省級和美鄉村中心村佔比達42.5%。蒙城縣、譙城區連續3年獲評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
下一步,亳州市將堅持産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堅定秸稈資源化利用和産業化發展方向,促進鄉村産業蓬勃發展、資源利用高效集約、鄉村環境生態宜居,讓鄉村美、産業興、農民富。(懷珍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