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記者走進淮南現代煤化工園區,在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産品庫房,機器轟鳴,一台&無人叉車不停地搬運着産品,一片忙碌景象。
2024年底,由中安聯合研發的三元共聚聚乙烯新品PE-LF1815開始量産,産品廣泛應用於FFS膜、纏繞膜等領域。
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日前,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牽頭組建安徽省先進煤基高分子材料産業創新研究院,該産研院圍繞國家戰略和安徽省煤炭深加工、煤基及生物質高分子材料、資源循環和綠色環保等領域發展需求,打造省級産業創新&&,重點開展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等創新工作。
“這為淮南加強科技創新&&建設,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全面提升淮南産業核心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創新活力。”淮南現代煤化工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魏平平説。
近年來,淮南現代煤化工園區聚焦高新科技園區建設目標,積極匯聚創新資源,完善技術轉移鏈條,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成功入選安徽省新材料産業十強園區,以科創&&助力煤化工産業迭代升級。
為積極爭取中安聯合申報的省産業創新研究院落地,淮南市科技局組織專業人員到産研院就項目立項、研發投入歸集等問題“把脈問診”,針對可能存在的短板查漏補缺,以高標準、嚴要求完善各項建設工作。
圍繞七大新興産業和傳統優勢産業,淮南市建成煤礦綜掘智能成套技術與裝備實驗室、纖維素及其衍生物藥用輔料實驗室和特種聚合物實驗室等一批省重點實驗室。近兩年,該市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相繼組建,26家省企業研發中心獲批,給企業開展科研攻關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為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淮南市在科技創新政策制定修訂時,明確對新建國家級、省級&&給予一次性獎補,圍繞重點産業,以領軍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引進研發機構和創新團隊,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育指導。淮南市科技局副局長徐軍林告訴記者,2024年,該市不僅獲批組建安徽省先進煤基高分子材料産業創新研究院,還有3家省重點實驗室重組成功,13家省企業研發中心獲批認定。
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