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企業引進人形機器人提升效率-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12/27 08:15:07
來源:參考消息網

日媒:中國企業引進人形機器人提升效率

字體:

  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19日報道,中國工廠積極利用人形機器人。比亞迪等汽車製造商開始引進國內初創企業開發的機器人。此舉旨在為應對國內勞動力短缺問題做準備。發揮頭腦作用的人工智能(AI)技術進一步升級,將成為促進人形機器人正式普及的關鍵因素。

  比亞迪位於湖南省的工廠已引進人形機器人Walker S1。這是優必選科技公司開發的一款産品。

  當自動導引運輸車抵達,Walker S1便抱起地上裝有零部件的箱子,走到自動導引運輸車跟前裝貨。為了將來正式引進人形機器人,比亞迪開始招募研發人才。

  人形機器人不僅可以勝任輕體力勞動。據優必選首席品牌官譚旻介紹,在利用攝像頭進行質量管理等方面,人形機器人效率高於人類。

  蔚來汽車位於安徽省的工廠也已引進優必選機器人。有些機器人在汽車周圍走動,用攝像頭檢查車鎖部分,還用手拉動安全帶,檢查是否有不完備之處。有些機器人用手指捏着品牌標誌套到引擎蓋上,並利用工具使之固定。

  有些機器人發揮的作用更接近人類。極氪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高端電動汽車品牌,在其位於浙江省的工廠,機器人打開車門坐上汽車,發出聲音確認搭載的語音AI是否正常運行。

  譚旻指出,約七成的工廠工作由現有機器人承擔,其餘三成由人類負責,未來人形機器人將承擔兩成。據稱,在設備操作和工廠管理等方面,需要人手的工作約佔整體工作量的一成。

  截至10月,優必選已接到的人形機器人訂單約有500&。

  人形機器人的特點是可以開展各種工作。它還具有便利性,可以根據工作繁忙程度不同,在不改變工廠布局的情況下改變配置和工作內容。

  據研究機構預測,中國人型機器人銷量將由2024年的4000&增至2030年的27萬台以上。

  大型製造商之所以積極推進利用人形機器人,背景因素在於中國少子老齡化加劇。

  總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宇樹科技公司於2023年8月推出人形機器人H1,2024年5月推出G1。蔚來公司引進H1,用於零部件搬運等領域。

  不過,人形機器人要真正實現普及,還需進一步提高功能。據宇樹科技聯合創始人陳立透露,目前機器人僅能夠代替人的一小部分工作,機器人成本高於人工成本。

  現在的課題是,搭載於人形機器人的AI技術尚不成熟。台灣鴻海精密工業公司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在位於中國大陸的工廠試用優必選機器人。富士康期待機器人可以進行組裝和焊接作業,但機器人“尚不能完成複雜工作”。

  優必選和宇樹科技對大語言模型進行有效利用。如果工廠引進人形機器人進行作業的次數以及使用時間增加,則AI學習數據增加,完成較高難度作業也逐漸成為可能。人形機器人或將在今後數年引發製造業一線巨變。(編譯/馬曉雲)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