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科大硅谷,蕪湖有鳩茲科創灣。“北谷南灣”正在成為安徽科技創新的“強磁場”。
走“産業+科創”路徑
構建“大科技”格局
夢溪科創走廊是鳩茲科創灣的核心園區,日前記者在這裡看到,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嶄新的現代化園區已經豁然呈現。據了解,該園區由11 幢單體建築構成,目前已完成工程主體施工,正在進行裝修施工,計劃年內建成交付。
“我們堅持邊建設邊招商,主要圍繞主導産業招商,産業定位以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産業、機器人與工業互聯網産業、通用航空(低空經濟)産業、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為主。同時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將落戶園區,為園區車企提供産品研發測試,帶動産業鏈協同發展。”蕪湖宜創科技産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文俊介紹道。
蕪湖臨水而興,古稱鳩茲。近年來蕪湖以鳩茲科創灣建設為總抓手,高標準建設鳳鳴研創中心、夢溪科創走廊等18個創新園區、總面積超500萬平方米,每個園區同步規劃人才公寓、國際酒店、文體中心等配套設施,營造更具黏性的創新生態,打造科創企業的孵化器、加速器。
目前,已有蕪湖智算經濟産業園、灣谷科技園等6個園區投入運營,入駐企業230余家。預計年底前將投入運營8個、入駐企業超過280家,力爭通過3年至5年努力,助推安徽形成北有“科大硅谷”、南有“鳩茲科創灣”的創新格局。
“蕪湖立足自身製造業基礎和産業創新比較優勢,聚焦提升全要素生産率,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着力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蕪湖市科技局負責人&&,蕪湖市堅持“産業+科創”,構建“大科技”工作格局,整合國內外科創資源,建設鳩茲科創灣科創大&&,打造各類主體創新創業的主陣地和創新街區,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該負責人&&,蕪湖鳩茲科創灣計劃通過3年建設,推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低空經濟、智能算力等産業邁入全國最前列;通過10年發展,建成全國一流的“四鏈”融合試驗區和新質生産力示範區,形成“北谷南灣”創新集聚聯動發展的生動格局。
圍繞産業鏈做研發
讓更多科技成果沿“鏈”下蛋
經過多年的發展,蕪湖已經形成以奇瑞為“鏈主”的世界級汽車産業集群,已集聚汽車及零部件産業鏈上下游企業2000多家,形成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三位一體”的汽車産業新經濟生態。
未來,汽車産業的發展後勁在哪?答案只能是創新!
奇瑞堅持“技術立企”,依託“瑤光2025”前瞻科技戰略,布局了包括北美、歐洲、上海等八大研發中心在內的“日不落”全球研發體系,研發團隊擁有2萬餘名工程師和科學家,傾力打造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智艙、大卓智駕、銀河生態五大核心領域,21項核心技術,建設了300多家瑤光實驗室。
今年奇瑞又推出了開陽實驗室,打造開放創新&&。支持各種創新創業團隊落戶蕪湖,鼓勵從0到1的原始創新,支持創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讓更多的科技成果加速産業化落地。
當前安徽的科技創新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條是“科創+産業”,就是以中國科大等大學大院大所為代表的科大硅谷模式;一條是“産業+科創”,就是以奇瑞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開放式創新模式。
“蕪湖缺少合肥大院大所等&&優勢,而是立足於自身的産業優勢,建立在産業鏈的基礎上,圍繞産業鏈布局研發&&,讓更多科技成果沿‘鏈’下蛋。”蕪湖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
蕪湖市汽車産業生態建設發展中心主任趙晨也認為,研發創新不能紙上談兵,而要立足産業實踐、服務産業發展。蕪湖科創的重點不僅要有前瞻産品的研發,更要注重應用型研發,與製造業高度關聯。
蕪湖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鏈”上協同創新,蕪湖支持鏈主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以關鍵技術突破和産業鏈條延伸為重點開展攻關,加快産業鏈自主創新步伐。目前蕪湖市共組建創新聯合體8家。
培育産業生態和創新主體
加強關鍵領域共性技術攻關
“蕪湖科技創新既要有奇瑞這樣的大樹,也要有更多的喬木、灌木,甚至苔蘚,營造完整的産業生態。”蕪湖市汽車産業生態建設發展中心負責人認為,汽車是一個龐大的産業生態,一輛燃油車有2萬多個零部件,産業生態至關重要。
該負責人&&,創新要圍繞行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開展急難少缺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加強産學研合作,招引産業鏈科技企業,延鏈補鏈強鏈。
比如工業軟體領域,國産化率只有5%,基本依賴國外工業軟體服務商。圍繞這一薄弱環節,蕪湖市全力推動工業軟體國産化開發替代。目前已有相關工業軟體配套企業落戶蕪湖。
圍繞關鍵核心技術,蕪湖市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攻關,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聚焦産業重大關鍵“卡點”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科研項目選題凝練機制,實施“赤鑄之光”重大科技項目10項,單個項目最高支持500萬元。撬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202.83億元,佔GDP比重達4.28%,居全省第1位。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蕪湖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我們重點以‘鳩茲科創灣’為載體,加大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培育,激活産業創新動力活力,形成人才團隊、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等梯次創新培育體系。”
蕪湖市扶持引育“科技小苗”,今年新招引90個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來蕪落地,累計招引團隊891個,其中已有88家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11家年營業收入超億元。在全省率先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三年倍增計劃,目前全市高企和科小分別增長到2016家、3360家,較2020年實現倍增。獲批奇瑞、埃夫特等省級科技領軍(培育)企業6家,佔全省24%;全省百強高企、研發“雙百強”企業蕪湖市均佔五分之一;培育出奇瑞、海螺2家本土龍頭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記者 范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