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記者從合肥海關獲悉,今年前11個月,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782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6%。其中,出口5221.3億元,增長9.2%;進口2602.6億元,增長1.6%。從全國來看,安徽前11個月外貿規模位居全國第九、中部第一。
據悉,安徽省對前三大貿易夥伴歐盟、東盟、美國進出口均實現增長,與此同時,貿易夥伴日益廣泛多元。數據顯示,前11個月,安徽省對歐盟、東盟、美國分別進出口1041.1億元、913億元、866.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7%、5.7%、4.6%。同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3919.8億元,同比增長3.8%;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871億元,同比增長2.2%。
外貿産品結構持續優化,機電産品佔出口比重達七成。汽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家用電器和集成電路出口呈兩位數增長。前11個月,安徽省機電産品出口3673.5億元,同比增長12.1%,佔出口總值的70.4%。其中,汽車(包括底盤)868.9億元,同比增長32%;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455.4億元,同比增長16.5%;家用電器312億元,同比增長12.9%;集成電路151.3億元,同比增長10.5%。
各類經營主體進出口均增長,其中民營企業仍是“主力軍”,展現出民企自身的活力和韌性。前11個月,安徽省民營企業進出口4003.7億元,同比增長5.2%,佔進出口總值的51.2%;國有企業進出口1949.7億元,同比增長2%;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869.9億元,同比增長15.1%。
作為開放層次高、優惠政策多、通關便捷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綜合保稅區在擴大對外貿易、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數據顯示,全省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出口均實現增長。前11個月,安徽省綜合保稅區合計進出口1221.1億元,同比增長0.5%。(記者 何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