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包好的草莓將銷往海內外。

草莓雲倉集中交易,省去農戶後顧之憂。
又是一年草莓上市旺季,合肥市長豐縣也迎來了“莓”好時光。往年交易市場多如牛毛,價格波動大,農戶們種出草莓後總要擔心銷路問題。借助當地政府投資的草莓雲倉,今年各地農戶又快又方便地完成集中銷售,省去後顧之憂。
12月9日,在左店鎮左店社區長豐縣農産品雲倉,專門盛放草莓的托盤碼放得整整齊齊,電子秤、記賬&、檢驗人員等一字排開,只見工人們正在對草莓進行分揀、包裝,裝車送往中轉倉,銷往全國各地,開啟今冬的“莓”好時光。
“這個雲倉投資1025萬元,是政府投資草莓交易配套設施,我們負責運營。”安徽創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伍業映正在安排人員收購草莓,“目前通過與上海麟果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每日收購量在1萬斤左右,向上海、廣州等地區發貨。”
農産品雲倉主要採取“分散-集中-分散”運營模式,將全縣的農産品集中賣出,然後再通過第三方物流、倉儲、檢驗集中交貨,各方能有效合併運營多個環節,降低總體成本,最終獲取收益。
“以前果農種出來的草莓不知道賣到何處,交易市場多如牛毛,價格起伏較大,最終吃虧的還是種植戶。”伍業映説,“現在有了雲倉+線下交易市場合作,價格透明,信息公開,交易公平,市場穩定,果農只管用心把草莓種好就行了。”
“就近送到雲倉,又快又方便,價格好,現場結賬,比賣給小商小販還能多掙些。”來自定遠縣七里塘鄉的杜戰柱,當天賣了1000多元的草莓。
伍業映是長豐縣水湖鎮人,2015年他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後,就和叔叔伍廣躍做起了草莓種植銷售。從開始自己種植,到現在專門收購,伍業映見證了左店鎮乃至長豐草莓産業的發展進程。
在一樓的分揀大廳內,四條分揀線上已有工人在忙碌,按大小果、成熟度、正常果和非正常果等標準,草莓被裝進不同的果盤。工人們身着工裝,佩戴口罩、手套,操作輕巧、精準、規範,保持草莓果的形狀不受影響。“目前草莓市場價格較高,銷售方向多是大城市,草莓質量、保鮮技術、冷鏈運輸等各環節都非常關鍵。”伍業映介紹,“等到盛果期,草莓量大,通過空運,長豐草莓準備往國外市場銷售。”
“按照亮度、硬度、甜度、密實度等指標,草莓分為三個等級,價格相差較大,20-40克的一級果市場需求較大。”伍業映説,“得益於龐大的種植面積,今年的市場供應量會持續上漲,今年這個草莓季可望收購約2500萬斤草莓。”
長豐素有“中國草莓之都”之稱,目前全縣草莓種植面積達21萬畝,産量超36萬噸,草莓品牌價值達102.2億元,輻射帶動36萬人增收致富,獲“國家地理標誌商標”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設施草莓第一大縣。
記者 朱汗翔 通訊員 杜剛 范澤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