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稱在華德企希望向本地市場學習-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12/10 08:27:08
來源:參考消息網

德媒稱在華德企希望向本地市場學習

字體: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道 據德國《經濟周刊》網站12月4日刊登題為《來自中國的競爭:“現實早已戰勝德國人的傲慢”》的報道。

  報道説,中國德國商會4日發布的會員調查顯示,47%的受訪在華德企認為,它們的中國競爭對手有可能或極有可能在5年內成為其所在行業的創新領導者,還有8%的企業認為目前情況就已如此。

  一位在北京的德國顧問説:“在過去20年裏,許多德國公司似乎認為僅憑它們的聲譽就足以在全球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然而在中國,質量早已不再被視為德國的專屬標誌。中國製造商以無與倫比的價格提供創新産品。“現實早已戰勝德國人的傲慢。”

  據中國德國商會稱,有92%的德國企業計劃繼續在中國開展業務。

  為了擺脫危機,許多在華德企都希望向本地市場學習。大眾汽車公司也走上了這條道路:該公司在兩年前顯著調整了在華戰略。它決定,中國業務的運營應更加獨立於德國總部,以便在中國本地更快地做出決策。

  大眾汽車希望以此適應高速創新。該公司正大舉投資合肥基地。這裡現已發展成為電動汽車中心。目前,大眾汽車已在該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創新中心。

  其他德國公司也紛紛效仿。為了應對競爭和價格壓力,它們越來越依靠“在中國,為中國”的戰略。根據中國德國商會的數據,目前40%在華德企的運營更加獨立於德國總部,與去年相比提高了12個百分點。顯然,人們普遍認為,總部高層的決定往往與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脫節。

  51%的受訪企業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增加在華投資。其中,87%的企業認為保持競爭力是主要原因,這比去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

  德國企業對德國政府的對華態度&&不滿。73%的受訪企業希望中國作為合作夥伴獲得更多重視。中國德國商會華北及東北地區執行董事奧利弗·厄姆斯2日在德國外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訪華期間&&:“德國企業的在華業務增強了它們的創新能力和全球競爭力。這一點在公眾討論中經常被忽視。”德國經濟界期待政界提供更多支持,例如通過有針對性的形式來加強合作夥伴關係。

  58%的受訪企業認為,德國和歐盟對中國的負面看法對其業務構成特殊挑戰。厄姆斯認為,德國缺少對中國的差異化認識,而且普遍缺乏對華交往能力。

  在華的德國經理人私下表達得更清楚。他們説,德國政府已經走上了“意識形態對抗路線”,已經形成了一種釋放恐懼而非樂觀的氛圍。(編譯/焦宇)

【糾錯】 【責任編輯:李東標】